毛线的基本知识

1.毛线的毛线知识

毛线一般分为编结毛线(简称毛线)和针织毛线(简称针织毛)两类,以毛线的股数,特数及用途作为区分的标准。

毛线:股数为三股以上(含三股),但股特数在6支以上(含6支)者为毛线。针织毛:股数为二股,合股特数在6支以下者,或成品为单股,专作针织品加工三用者,都为针织毛。

示意纤维或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用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分量所具有的长度示意。

因计算单位制不同,通常分为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两种。①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1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纤维或纱线越细,公制支数越高。

麻纤维和毛纱、毛型化纤纯纺、混纺纱线,以及绢纺纱线和苎麻纱线的粗细用公制支数示意。股线的公支制数,用组成股线的单纱的公称支数除以股数示意。

②英制支数。一磅(453、5克)棉花纺成一根840码(一码等于0、9144米),长度的棉纱就是一支纱;纺成8400码就是10支纱,支数数多,纱就越细,自然棉纤维质量就越好,支数有21、32、38、42、46、60S÷2等(S÷2)是双股线的标记。

支数越多质量越好。英制支数用英文字母S示意,换算成米÷克为1S=1.69336米÷克,只要晓得一团(绞)纱线的米长和克重就不难算出纱线的支数,即:支数=米长÷克重÷1.69336。

这种示意方法因计算不便,如今使用的国家日趋减少。股线的英制支数示意方法与公制支数相仿。

除上述两种示意方法外,国际上还普遍采取特克斯和旦两种单位。特克斯(Tex)简称特,又称号数,用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分量(克)示意。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四、毛线的性能指标(1)支数:绒线的支数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绒线细,支数小、绒线粗。

公制支数是指1kg绒线有多少个千米长即为多少支纱。如1kg绒线长18000m即为18支纱。

(2)毛纱、绒线的捻度:毛纱及绒线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加捻回数。捻度有捻向,有“S ”捻和“Z”捻,捻度一般指捻数/m,毛纱绒线的支数不同,捻度也不一样,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支数毛纱及绒线的捻度,常用“捻系数”这个概念。

“捻系数”的选择,一般纯毛大于混纺纱,混纺纱大于化纤纱,短毛含量高的大于短毛含量低的,纱支细的大于纱支粗的。(3)毛纱及绒线的强力和伸长:毛纱及绒线的抗拉能力称强力。

用拉断纱线的荷重来表示,毛纱及绒线被拉断而伸长的长度称伸长。毛纱及绒线的强力对于织品的牢度和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力是织品强伸度的基础 ,因而,全毛纱及绒线强伸度是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强伸度直接影响其品质,要求必须适 当的强伸度,过大原料会使毛纱及绒线松弛,强力降低;强伸度过小,强力增加而毛纱及绒线变僵硬。

毛纱及绒线的强伸度与所用和加工程度,以及纤维排列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原料质量好,纤维排列整齐,加捻又适当则毛纱绒线的强力愈高,伸缩性能也会良好。 编结毛线和针织毛线又分为精纺和粗纺两类,由阿拉伯数字表示,选购时,毛线和商标上说明的第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4类)0–精纺毛线(有时常省略不写)1–粗纺毛线2–精纺针织毛线(此代号有时不写)3–粗纺针织毛线第二位阿拉伯数字,代表毛线的品号即所选用原料的种类,共10类,其代号为:0–山羊毛或山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

1–异质毛(也称国毛,包括大部分国产羊毛,其毛纤维与长短差异较大)2–同质毛(也称外毛,包括进口羊毛和少数国产羊毛,其毛纤维的粗细与长短差异较小)3–同质毛与粘胶纤维混纺4–同质毛与异质毛混纺5–异质毛与粘胶纤维混纺6–同质毛与合成纤维混纺7–异质毛与合成纤维混纺8–纯化纤及其相互间的混纺9–其他原料。上面所列的代号“6”“7”“8”中的合成纤维,一般是指腈纶和锦纶。

当第1位数字为3时,其第2位数字所代表的原料种类为:0–山羊毛或山羊毛与其他纤维(锦纶除外)混纺;1–白山羊毛2–青山羊毛3–紫山羊毛4–山羊毛与锦纶混纺5–短毛6–兔毛(羊仔毛)7–驼毛8–牦牛毛9–其他品号中的线密度代号仍用公制支数表示,此处仍沿用旧制,只是在公制支数之后换算成特数供参考。品号的第3,第4位数字连起来代表该产品的单股毛纱的公制支数,一根毛线是由多股毛纱并捻而成,生产的毛线大多数是4股毛纱并捻而成的,单股粗毛线一般在6—8.5公支(167—118tex)左右,单股细毛线一般在16—19公支( 63—53 tex)左右。

针织毛大多数是两股毛纱合捻而成,精纺针织毛单股细度一般在20公支(50 tex)以上,粗纺针织毛线单股在12—21公支(83—-48 tex)之间,也有高达36公支(28 tex)的,单股毛纱特数一般采用特数表示。单纱支数是二位整数的细毛线或针织毛,支数代号就表示其支数,如18/4(56 texX4)。

2.毛线的毛线知识

毛线一般分为编结毛线(简称毛线)和针织毛线(简称针织毛)两类,以毛线的股数,特数及用途作为区分的标准。

毛线:股数为三股以上(含三股),但股特数在6支以上(含6支)者为毛线。针织毛:股数为二股,合股特数在6支以下者,或成品为单股,专作针织品加工三用者,都为针织毛。

示意纤维或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用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分量所具有的长度示意。

因计算单位制不同,通常分为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两种。①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1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纤维或纱线越细,公制支数越高。

麻纤维和毛纱、毛型化纤纯纺、混纺纱线,以及绢纺纱线和苎麻纱线的粗细用公制支数示意。股线的公支制数,用组成股线的单纱的公称支数除以股数示意。

②英制支数。一磅(453、5克)棉花纺成一根840码(一码等于0、9144米),长度的棉纱就是一支纱;纺成8400码就是10支纱,支数数多,纱就越细,自然棉纤维质量就越好,支数有21、32、38、42、46、60S÷2等(S÷2)是双股线的标记。

支数越多质量越好。英制支数用英文字母S示意,换算成米÷克为1S=1.69336米÷克,只要晓得一团(绞)纱线的米长和克重就不难算出纱线的支数,即:支数=米长÷克重÷1.69336。

这种示意方法因计算不便,如今使用的国家日趋减少。股线的英制支数示意方法与公制支数相仿。

除上述两种示意方法外,国际上还普遍采取特克斯和旦两种单位。特克斯(Tex)简称特,又称号数,用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分量(克)示意。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四、毛线的性能指标(1)支数:绒线的支数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绒线细,支数小、绒线粗。

公制支数是指1kg绒线有多少个千米长即为多少支纱。如1kg绒线长18000m即为18支纱。

(2)毛纱、绒线的捻度:毛纱及绒线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加捻回数。捻度有捻向,有“S ”捻和“Z”捻,捻度一般指捻数/m,毛纱绒线的支数不同,捻度也不一样,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支数毛纱及绒线的捻度,常用“捻系数”这个概念。

“捻系数”的选择,一般纯毛大于混纺纱,混纺纱大于化纤纱,短毛含量高的大于短毛含量低的,纱支细的大于纱支粗的。(3)毛纱及绒线的强力和伸长:毛纱及绒线的抗拉能力称强力。

用拉断纱线的荷重来表示,毛纱及绒线被拉断而伸长的长度称伸长。毛纱及绒线的强力对于织品的牢度和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力是织品强伸度的基础 ,因而,全毛纱及绒线强伸度是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强伸度直接影响其品质,要求必须适 当的强伸度,过大原料会使毛纱及绒线松弛,强力降低;强伸度过小,强力增加而毛纱及绒线变僵硬。

毛纱及绒线的强伸度与所用和加工程度,以及纤维排列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原料质量好,纤维排列整齐,加捻又适当则毛纱绒线的强力愈高,伸缩性能也会良好。 编结毛线和针织毛线又分为精纺和粗纺两类,由阿拉伯数字表示,选购时,毛线和商标上说明的第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4类)0–精纺毛线(有时常省略不写)1–粗纺毛线2–精纺针织毛线(此代号有时不写)3–粗纺针织毛线第二位阿拉伯数字,代表毛线的品号即所选用原料的种类,共10类,其代号为:0–山羊毛或山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

1–异质毛(也称国毛,包括大部分国产羊毛,其毛纤维与长短差异较大)2–同质毛(也称外毛,包括进口羊毛和少数国产羊毛,其毛纤维的粗细与长短差异较小)3–同质毛与粘胶纤维混纺4–同质毛与异质毛混纺5–异质毛与粘胶纤维混纺6–同质毛与合成纤维混纺7–异质毛与合成纤维混纺8–纯化纤及其相互间的混纺9–其他原料。上面所列的代号“6”“7”“8”中的合成纤维,一般是指腈纶和锦纶。

当第1位数字为3时,其第2位数字所代表的原料种类为:0–山羊毛或山羊毛与其他纤维(锦纶除外)混纺;1–白山羊毛2–青山羊毛3–紫山羊毛4–山羊毛与锦纶混纺5–短毛6–兔毛(羊仔毛)7–驼毛8–牦牛毛9–其他品号中的线密度代号仍用公制支数表示,此处仍沿用旧制,只是在公制支数之后换算成特数供参考。品号的第3,第4位数字连起来代表该产品的单股毛纱的公制支数,一根毛线是由多股毛纱并捻而成,生产的毛线大多数是4股毛纱并捻而成的,单股粗毛线一般在6—8.5公支(167—118tex)左右,单股细毛线一般在16—19公支( 63—53 tex)左右。

针织毛大多数是两股毛纱合捻而成,精纺针织毛单股细度一般在20公支(50 tex)以上,粗纺针织毛线单股在12—21公支(83—-48 tex)之间,也有高达36公支(28 tex)的,单股毛纱特数一般采用特数表示。单纱支数是二位整数的细毛线或针织毛,支数代号就表示其支数,如18/4(56 texX4)。

3.针织知识

“2/2斜纹和3/1斜纹”是梭织布。

在梭织过程中,经线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升降,而纬线在这个升降过程中不断穿梭往来。当经线提升压在纬线之上的组织点时叫经组织点;反之,纬线在经线上方的组织点则叫纬组织点。

经纬组织点的沉浮不仅有一定的规律,而且每隔一定数目的经线和纬线就会重复一次,每重复一次所需的最少丝线根数,叫做一个“组织循环”或一个“完全循环”。 织物组织循环越大,所组成的花纹循环越大,花纹也越复杂。

一个组织循环中的经线根数称为经线循环数,一个组织循环中的纬线根数称为纬线循环数。如平纹的经纬循环数为2,三枚斜纹的经纬循环数为3,五枚缎纹的经纬循环数为5等。

为了便于直观表示织物中经纬浮沉交织情况,可以用三种图形来表示:组织图、结构图、剖面图。组织图可画在小方格纸上,方格纸上纵向代表经线,横向代表纬线。

为记忆方便,经组织点在方格纸上以涂黑色或符号的形式来表示,纬组织点则以空白方格表示。图中自左向右的数字表示经纬顺序;自下而上的数字则表示纬线顺序。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则称同面组织,此类织物无正反面之分。如果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称经面组织,反之,则称纬面组织,它们的正反面互为经纬面效应。

也就是说,织物的正面呈现经面效应,则反面呈现纬面效应;织物的正面呈现纬面效应,则反面呈现经面效应。以上所述均指单层织物而言,即用一根经线和一根纬线交织而成的简单织物。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组织点是连续的、成斜向纹路的。一个完全组织中有三根经纬线,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如1/2↗右斜纹,可读成一上二下右斜纹或三枚右斜纹。其中,分子代表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经组织点的数目,分母则表示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纬组织点的数目。

分子与分母之和表示一个完全组织的经纬线个数,简称枚数。↗表示纹路右斜向,↖则表示纹路左斜向。

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织比平纹少,故不及平纹织物坚牢,但斜纹织物的手感柔软且光滑。 针织学的基本概念及常识 1.针织织物 利用织针(Needle),将一根或几根由纬向喂入的纱线依次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针织织物(Knitting Fabric). 2.线圈 线圈是由圈干和延展线组成,其中圈干的直线部段与称为圈柱,弧线部段称为针编弧,延展线又称为沉降弧,由它来连接相邻的两只线圈 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 在工艺上,通常把显示线圈圈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或为针织物正面),而显示出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工艺的反面(针织物的反面). 3.基本线圈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1)基本线圈结构: 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是构成所有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 2)基本线圈的形成过程: 成圈线圈(Knitting Stitch) 织针在织完旧线圈后,上升到最高点,喂入纱线,针下降,形成新线圈。

具体过程如下: 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织针上升到退圈位置,线圈把针舌打开而滑到针杆上; c)织针下降,新纱经导纱器进入针钩内; d)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针杆上滑而关闭针舌; e)织针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一个新线圈。这个位置称为脱圈位置; f)织针处于脱圈位,准备下一个成圈过程。

集圈线圈(Tuck Stitch): 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织针上升到集圈位置。对比成圈过程,可以发现织针比退圈上升得低一些,线圈仍保留在针舌内,但是也能钩到新纱线; c)织针下降,由于针舌下面没有线圈,无法关闭,新纱线和旧线圈仍处于针钩内,所以没有形成线圈; d)织针再次上升,开始下一编织过程,新纱线和旧线圈被退至针杆上; e)织针将再一次将新纱线从原来的旧线圈与纱线中拉出; f)织针下降于脱圈位,新线圈形成。

浮线(Miss stitch):织针不上升,纱线不参加编织,不生成新的线圈。 4.机号(GAUGE): 表示针筒(盘)单位长度(每英寸)内的织针数目,如18G表示每英寸内有 18针。

常与针筒直径连在一起表示。如:18G30”、15G34”等。

5.常见纬编针织物组织名称 中 文 名 英文名 平 纹 JERSEY 反面平纹 REVERSE JSY 单 珠 地 PIQUE 双 珠 地 LACOSTE 卫 衣 布 Terry 罗 纹 RIB 2X2罗纹 2X2 RIB 法式罗纹 FRENCH RIB 十字罗纹 MINI WAFFLE 棉 毛 布 INTERLOCK 单面提花 SINGLE KNIT JACQUARD 双面提花 DOUBLE KNIT JACQUARD。

4.毛线规格是280是什么意思

2代表进口羊毛,80代表支数,支数越高,表示毛线越细,质量越好。 建议你找找老牌正规的毛线品牌,如恒源祥、凤凰等,上面都有标明类似的规格。真巧,我也正想给老公织一条围巾。样子选好了,选线中,打算在淘宝商城买,质量有保障。 如果家附近有正规的卖毛线的地方就更好了,可以亲自摸一下手感。

以下是一些鉴别毛线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怎样鉴别选购毛线?

1.选商标号和线号:应选购信誉可靠的优质名牌产品,全毛绒线的线号以272、273、274、275为优。绒线的标号大都由三位数组成。第一位数表示使用的原料:“1”表示国产羊毛;“2”表示进口羊毛;“3”表示进口羊毛和粘胶混纺;“4”表示新产品;“5”表示国产羊毛和粘胶混纺;“6”表示进口羊毛和腈纶混纺;“7”表示国产羊毛和腈纶混纺;“8”表示纯腈纶。第二、三位数代表绒线单支纱数,数越大,纱越细。如826针织绒线,是纯腈纶纺的26支纱的细绒线;790是毛腈混纺的9支纱的粗绒线;如在三位数前面再加上“4”字,说明是新产品。

2.看外观:条干既要圆整、挺直,表面有一定的毛绒,又要蓬松光洁,毛绒不能过多,玩不应有“扎手”之感。单股纱和合股线的粗细均匀,捻度松紧适当,捻纹清晰。优质的粗、细绒线中不应有粘并、轧毛、多股、缺股、松紧纱、大肚纱、小辫纱等疵点。优质的针织绒线中不应有黄斑、色斑、锈渍、油渍、乱线等疵点。另外,要仔细察看有无虫蛀现象,因为全毛绒线如保管不当,有时会生虫、从而影响绒线质量。

3.手感、弹性:用手握紧一把全毛绒线,手放松时,全毛绒线应随手涨,而且涨得快;用双手轻拉全毛绒线,线变细变长,松手则回弹,捏在手中有丰满和温暖感,要柔中带刚,无粗糙硬实感觉。但全毛绒线并非越软越好,因为掺棉和腈纶的绒线,要比全毛绒线更柔软。因此,应是有一种蓬松挺实之感。

4.闻味:通过嗅觉,来分辨全毛绒线有无发霉变质。如有霉气或毛臭味的,说明质量有问题。

5.燃烧鉴别:全毛绒线遇火即着,但燃烧速度较慢,火光亮,并发出轻微的“扑、扑”声。熄火时,有应时烟雾,发出类似烧毛发时的臭焦味。烧后形成黑褐色,有光泽而不定型的块状或球状体,用手捻即成粉末。

5.毛线上的标号表示什么

(毛线基本知识—毛线的色号与品号 毛线的色号——是由四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原料类别;第二位数字代表色谱类别; 第三,四位数字代表颜色的深浅。

原料色号的数字越大颜色越深。色谱的类别分为7种: “0”—代表白色谱。

“1”—代表黄色谱。“2”—代表红色谱。

“3”—代表蓝色谱。 “4”—代表绿色谱。

“5”—代表棕色谱。 “6”—代表灰黑色谱。

毛线的品号——品号通常也由四位数字组成。我们从左向右来看这四位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第一位数字表示产品的纺纱系统和类别: “0”—精纺绒线(通常省略)。

“1”—粗纺绒线。“2”—精纺针织绒线(通常省略)。

“3”—粗纺针织绒线。“4”—试验品。

第二位数字表示产品原料种类:“0”—山羊绒或山羊绒与其它纤维混纺。 “1”—国产纯毛(包括大部分国产羊毛),也称异质毛.“2”—进口纯毛(包括进口羊毛和部分国产毛),也称同质毛。

“3”—进口纯毛与粘胶纤维混纺。“4”—进口纯毛与异质毛混纺。

“5”—国产纯毛与粘胶纤维混纺。 “6”—进口纯毛与合成纤维混纺。

“7”—国产纯毛与合成纤维混纺。“8”—纯腈纶及其混纺。

“9”—其它。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单股毛纱支数(注:支数就是单位长度,支数越高线就越细……)。

但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毛线标号,一般都将第一位数字省略了,只用后三位数字表示毛线的品号。下面举两个例子进行辨认。

[例1]毛线标号为273表示:进口纯毛(“2”),单纱名义支数为7.3(“73”) 毛线基本知识—如何识别不同品质的毛线 毛线的商标是系在毛线支绞上的小标签,上面一般印有3位数字。第一位数字代表毛线的原料,从0至9共有10种;后两位数字表示单纱的支数,这两位数字越大,纱就越细,每小绞的圈数就越多,编织衣服用料也就越省。

如果在三位数字的前面再加一个“4”字,说明是试制品(也表示新产品)。 1)全毛毛线:品号的首位数为1或2。

首位数1表示这种毛线是用异质毛纺的。异质毛是指一根羊毛上下粗细不一,而且有比较粗硬的粗腔毛。

国产羊毛中的级数毛都属于异质毛。羊毛级数不同,粗腔毛的含量也有多有少。

例如品号168、170毛线,是用国产三、四级羊毛纺织的,表面有许多戳出的粗腔毛,手感粗糙,编织成衣服易板硬;挑选这类毛线时,以粗腔毛和纱疵少一些的为好。 品号180、116毛线是用一、二级国产毛纺织的,表面粗腔毛较少,尤其用一级毛纺织的细毛线,几乎看不到粗腔毛,手感柔软有弹性,外观圆顺,但色泽不够光亮,价格比较高。

质量最好的毛线是全部用同质毛纺织的,进口羊毛和国产毛中的支数毛称为同质毛。同质毛的羊毛细度、长度有一定的标准。

这种毛线的品号首位数是2。例如268、272、275、219等。

2)混纺毛线:毛型腈纶与异质毛混纺的毛线,品号首位数是7,与异质毛毛线相比,它提高了毛线的强力和使用寿命,改善了色泽,减少了起球。同质毛与异质毛混纺的毛线,品号首位数为4。

首位数6,代表同质毛与腈纶混纺。 3)化纤毛线:品号的首位数为8。

它的特点是色泽鲜艳、滋润,不退色,外观圆胖,手感轻软。

6.毛线编织的基本方法

元宝针、上下针、罗纹针或是一些花样等…… 1 棒针基本织法

【起针】

注意:起针时,线端(毛线头)要预留完成尺寸的三倍长度,例如:起针/ 脚是十寸阔,那麽线端要预留三十寸长来起针。

– 可编成”平织/平编起针法”、”弹性起针法之1目松紧起针法” 、”弹性起针法之2目松紧编织起针法” 及 ” 多行弹性起针法(袋编)之1目/2目松紧编织起针法”。

** 一般图片都说用两根棒针起针,其实用一根也可,双针起针针眼大些,方便初学者织第一行时,容易编织而已。当熟练后,起针时手势已能调较力度,用一根起针也可。

7.毛衣基本针法

毛衣编织起针法 对于毛衣起多少针的问题,一般来说,用您所选好的针线,按照您所选定的花纹来编织,织成一个10平方厘米的小样片,再对照衣服的大小,您就知道您的衣服要起多少针了。

毛衣编织起针法详解 手工毛衣编织方法 首先是工具:织毛衣用的针。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织毛线时的松紧,来选择。

因为是新毛线,我建议大家织的时候织松点,这样对织出来毛衣的手感比较好。如果自己织的时候觉得手比较紧时,要选择大一号的针子来织;相反,如果自己织得比较松的话就用小一号的针子来织。

一般来说,刚学织毛衣时,织得都比较紧。这样在买针子时,要选择大一号的针子,这里一般在买毛线的时候,商家都会告诉你,要用几号针子织,你就在他们说的号子上加一号就行。

我自己平时织的比较紧,所以我织毛衣时,也会选择大一号的针子。这样织出来的毛衣手感和质感都比较好。

我这种织的毛衣最好用五根针子,因为是织园筒的,全是平针,很方便。 再其次就是买毛线,因为是第一次,我建议不要买得太好的毛线,但也不要买得太差,太差的毛线质量不能达到,又没含羊毛,手感也不好,穿上就不会暖和。

我用的是三利牌的一种特价的毛线“精梳抗起球纯毛绒线”进口羊毛100%,型号是2777,价格是27元一斤。这件毛衣我买了八两。

如果可以建议多买二两,因为这种织法的毛衣可以加长,可以加袖子。 在织毛衣之前,得先学会几种基本的针法,一是织毛衣的起针,二是松紧边,是指袖子和领口还有下面的边;三是再有是加针;四是收边,收边是指在织毛衣结束的时候要织的一种针法。

这几种针法在基础针法里都有详细的说明。 现在我们开始织毛衣,先想好,是织什么领子,这里我想说是高领还是低领,我建议织低领,因为小孩子不太喜欢穿太高的领子。

首先我们要起针,起96针,这里的96针是这样计算的,8针是有四个径路,每条径路二针,就是八针;前胸和后背是各30针,肩或袖是14针。建议第一次织这种毛衣的人,或对自己起边没有信心的人,可以请别人替你起好边,记住要起单罗纹边,高度大约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愿意穿太高领子的衣服,因为太高了领子就会缠脖子。

织完后呢,再织一圈平针,再开始分针,要记住,在分好一项的针数后,要加一针。 第一行,1、先用平针织一针后就加一针,(就是衣服的斜径); 2、再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前胸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3、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后,织二针,再加一针,(这里14针是右袖子的针数,二针仍然是斜径针数); 4、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后背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5、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织一针,全部一圈就织完了。

(这里14针是左袖子的针数,织的一针仍然是斜径针数,因为在1里先织了一针,所以这里只要织一针就行了) 注:这里的第4项织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后背是一样高的,如果想织前面和后面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后片织得高些,请用下面的方法:再织完第4项后,再织二针,就将毛衣反过来,织反针,织回过后面的针数,再织过径后,织二针后(不包括加的针)再反过来织,反过来,是指将毛衣整体反过来,织平针。如此反复,织到袖子全部织完一圈为止。

第二行,全是平针织。 第三行,就是在径的前面加一针,径的后面加一针,一圈下来共加八针。

第四行,全织平针。 后面以此类推。

一直织完大约二两毛线。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后背的织法,如果想织得不同,这是根据人身体的不同来决定的,因为人的后背是高一些,如果织成一样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后,后背顶上有些空。也许我讲得不太好,这也很难让人明白。

具体的织法: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开始用五根针编织,那样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后背等在分的时候,最好把径也分在一根针子上,也就是说,前胸包括第一径路一针加上前胸的针数再加上一针径,后面以此类推。第一行,在4条径的两边各加一针;先织下针,首先要织完前胸那块32针,再织完一只袖子的针数16针,接着织完后背的针数32针,再织最后一个袖子的前二针,不包括径的针数在内,如果要加上的话那就要在最后的袖子上织四针,第一针是径路,第二针是加一针、第三、四针是袖子真正的真数。

把毛衣反过来,织反针,往回织(为什么要织反针,将毛衣反过不了,在正面看时,都是平针)。往回织时,第一针挑起来,织完三针后就是袖子那块织完了;接着将后背那块也织完,后背的织数是32针,再织那一个袖子的4针;再将毛衣反过来,就是开始织平针,遇到有径的地方还是要加针,也是如此,第一针挑起,织二针后,加一针,再织径一针,换另一根针子的针数了,先织完一针后,加一针,再织30针,再加一针,再织径路针,这就是后背的针数了,再往前织一针(径路),加一针,织五针后,又将毛衣翻过来织,织反针,如此类推,直到织到平针时,将最后边那个袖子的针数全部织完为止。

毛衣编织方法图解 希望这几种毛衣编织的简单方法会对MM们有所帮助。

8.妹妹想学编织,请介绍一下各种毛线的特质及用途

应根据不同的毛线种类、穿着对象、季节变化和穿着要求,来选用不同的花式,这样编织的服装花式,比较协调,穿着舒适。 1、从毛线规格看:不同规格的毛线,编织不同的花式,因为粗毛线本身比较硬、凸凹过大,所以适宜编织不太复杂的和比较平整的实芯花式;细毛线比较细腻、花纹清晰、手感柔和,所以适合编织缕空花式;单股或拼股开司米毛线,编织实芯花式和镂空花式都是适合的。 2、从穿着对象看:不同穿着对象,所编织的花式也不一样,如女青年爱漂亮些,可选用花型大、丰满的镂空花式,显得华丽风雅;青年人活动机会多、活动量大,花式不宜过于厚实,否则显得臃肿;老年人庄重、朴素,宜选花式变化不大的实芯花式;小孩子的衣服体小而圆,应选小而密的碎花式,效果更好。 3、从季节看:季节不同所用的花式也应不同,如春天应选平整的小镂空花式;春末夏初则应选大镂空花式,既美观又同气候相宜;秋冬用厚实的实芯花式和纹律棒花式更为理想。 4、根据不同的需要,独出心裁地设计不同的花式:套衫适应性强,可用各种花式;开衫则根据局部(如前胸、领子等)需要,设计所需要的花式;背心可用镂空花式和实芯花式相结合的办法来织;外套、大衣用粗毛线织厚实的花式,使原料和花式相得益彰。 不仅什么花式选用什么毛线,而且花式的选用同合体也关系很大。元宝针类的花式,针法比较疏松,容易越穿越大,应该采用细一点的针来编织;纹律棒式的花样,针法收缩较大,一般比平针的针数放大一些,穿着才比较合适;镂空花类,针法变化很大,一般都是穿着宜大不宜小。 由此可见,花式和款式以及毛线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编织时,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编织出美观、大方、合体的毛衣。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还应在编织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提炼,以使编织技术不断提高。 ::: 相关常识 ::: 在商店里购买的成品毛线,都有自己的商品标记,其中包括毛线的品号与毛线的色号。毛线的色号也是由四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原料类别;第二位数字代表色谱类别;第三,四位数字代表颜色的深浅。原料色号的数字越大颜色越深。色谱的类别分为7种: “0”—代表白色谱。 “1”—代表黄色谱。 “2”—代表红色谱。 “3”—代表蓝色谱。 “4”—代表绿色谱。 “5”—代表棕色谱。 “6”—代表灰黑色谱。 参考文献: 365数码网-钩针艺术

希望采纳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