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的基本知识及流程

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有哪些

与土工试验有关的常用标准、规范如下:

(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

(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4)《水利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5)《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0)

相关内容:

土工试验常规项目为:

①含水量、密度、比重;

②颗粒大小分析、液限、塑限;

③砂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

④击实试验;

⑤承载比试验。

2.土工实验里的密度和击实试验,简述下步骤

试验室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嘴常用的方法为击实,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

具体的实验步骤为:对于重型击实,用40mm的筛子去掉超粒径,根据土样不同适当的添加水。一般情况下含水量为3%–7%五个土样,进行闷样。然后将闷样分三层在击,每层击98次。然后将表面削平,计算土样的湿密度,然后取湿样计算含水量并计算干密度。然后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图表。依次将五个土样的干密度、含水率在图表上找出来,用一根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最高点即为最大干密度,多对应的含水率即为最佳含水量。仅供参考,不周之处请多多包涵。

3.土工CBR试验步骤

一、CBR值的相关介绍1.1、承载比(CBR)又称加州承载比,是California Bearing Ratio的缩写,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公路局首先提出来,用于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指标。

在国外多采用CBR作为路面材料和路基土的设计参数。我国以前路基路面的设计规范中,对路面、路基的设计参数主要采用回弹模量指标,近年来,参考了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将CBR指标列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作为路基填料选择的依据。

因此CBR值的确定对于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及施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2、CBR定义所谓CBR值就是试料贯入量达到2.5mm或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碎石压入相同贯入量时的标准荷载(7MPa或l0.5MPa)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

1.3、目的和适用范围 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本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试件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圆孔筛)。

1.4、室内CBR值试验原理试验时,按路基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度要求在试筒内制备试件。为了模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最不利状态,加载前饱水四昼夜。

在浸水过程中及贯入试验时,在试件顶面施加荷载板。以模拟路面结构对土基的附加应力。

需要注意的是,贯入试验中,材料的承载能力越高,对其压入一定贯入深度所需施加的荷载越大。二、CBR值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2.1、备料,试验采用风干试料,按四分法取样,一次备足击实CBR试验所需试样;试样的制取应有代表性并尽量与施工实际相符《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承载比(CBR)试验规定:“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而又有以下规定:“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5mm的筛孔”。

对于以上的这些规定,容易让人混淆:既然要过5mm的筛孔,何必要规定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呢?实际工作中,到底应过怎样的筛才能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呢?视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首要一点是,不使土的单个颗粒破碎。

对于细粒土,应按要求过5mm的筛孔,这样就会使土在取样拌和时更加均匀。而对于一些含有较大尺寸的土或粒料就要过40mm的筛.超尺寸部分大于5%则进行结果修正。

CBR试验规程中虽然允许20mm~40mm直径的土颗粒存在,但这种尺寸的土颗粒会对贯入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如果试样中25mm~38mm直径的土颗粒总量在5%以下时,应将其剔除。

这样既考虑了土颗粒对贯入试验的影响,又能保证试验与施工实际相一致.击实试验与CBR试验试样的制取也比较统。土样制备中应注意:a、用最佳含水量进行CBR土样制备时,最好用干土法,因为湿土法也要先风干土,再取样测定土的天然含水量,这样相对干土法的制备多了一步工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为误差。

b、如果试验室没有控制湿度和温度的条件,要视室内的空气湿度和温度的情况,如果在温度很高或者是空气很干燥的情况下,应在闷料的场地周围进行洒水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最好不要开风扇。c、闷料前应将闷土的工具先润湿,避免工具在拌土的过程中带走应加的水分,但应掌握好润湿工具的程度,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拌和时最好用喷雾洒水器,使水分均匀地喷洒在土的表面(对于粘性土尤为重要),从而保证所拌和的土样水分均匀且不成团。

同时应掌握好拌和时问,并注意切勿使水分在拌和的过程中散失,确保同组试件含水量的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2.2、通过击实试验,求解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击实试验原理:通过人工或机械对土施加夯压能量,使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对于粗粒土,增强了表面摩擦力和嵌挤咬合力,对细粒土,增强颗粒间分子引力,从而在短时间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

击实试验方法:①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面种,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a、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改变土的性质),过筛拌匀备用。

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0,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小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将称好的m0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w的水量,静置一般时间后,装入塑料袋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小于12h。b、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

②试样击实: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注意每层之间的拉毛,要求击实后余土高度不超过筒顶面5mm-6mm。

用修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样土重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量和推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依次重复上述过程。

4.土工试验

土的干密度就是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土的密度 和“湿密度”是一个概念,是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包括土中固体颗粒和水的质量)!所以土的密度比干密度要大(分子项上多了个水的质量)! 土的天然密度 密度定义: 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记为ρ 公式:ρ=m/v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1.4 g/cm3。

5.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是怎样的

10握持拉伸试验 10。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0。1。

1本试验用于测定土工织物的握持力 10。1。

2本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 10。

2引用标准 ASTMDl682—64《织物断裂荷载与伸长量的试验方法》。 10。

3试验设备 10。 3。

1拉力机应符合本规程9。3。

1规定。 10。

3。2夹具应符合本规程9。

3。2规定。

夹具钳口面宽25mm,沿拉力方向钳口面长50mm。 10。

3。3量测设备应符合本规程9。

3。3规定。

10。4试样准备 10。

4。1按本规程3。

3。1规定裁剪试样。

10。4。

2纵向和横向试样分别应不少于6块。 10。

4。3试样尺寸: 1试样宽为100mm,试样计量长度为75mm,裁剪长度为200mm,长边平等于荷载作用方向。

在长度方向上试样两端伸出夹具至少10mm,见图10。 4。

3。 2除测干态强度外,还需测定湿态强度时,应裁剪两倍的长度,然后一剪为二,一块测干强度;一块测湿强度。

图10。4。

3握持试样 10。5操作步骤 10。

5。1准备好干湿试样。

对湿态试样应符合本规程9。5。

1规定。 10。

5。 2将两夹具的初始间距调至75mm。

选择拉力机的负荷满量程范围,使试样的最大断裂力在满量程的10%~90%范围内,设定拉伸速率为100mm/min。 10。

5。3将试样对中放人夹具内,并使试样两端伸出的长度大致相等,为方便试样在夹具宽度方向上对中,在离试样边缘37mm处画一条线,此线刚好是上下夹具边缘线。

10。5。

4开动试验机,连续运转直至破坏,读出最大拉力。当试样在钳口内打滑或被钳口夹坏,按本规程9。

5。5规定处理。

10。5。

5重复本节10。5。

3~10。5。

4步骤对其余试样进行试验。 10。

6计算 10。6。

1握持强度Tg计算全部试样最大拉力的平均值,为N。 10。

6。3按本规程3。

5规定分别计算握持强度和延伸率的平均值,标准差σ和变异系数Cv。 10。

7记录 10。7。

1握持试验记录格式见表A7。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