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知识框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知识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2.关于秦朝的各种知识

1内史直管咸阳今陕西西安、咸阳之间2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南3北地郡义渠今甘肃庆城县西北4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5巴郡江州今重庆市6汉中郡南郑今陕西南郑东7南郡江陵今湖北江陵8洞庭郡(前身为黔中郡)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9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10苍梧郡(前身为长沙郡)湘县今湖南长沙市11陈郡(西汉误作楚郡)陈县今河南淮阳12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13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相县今安徽淮北市14薛郡鲁县今山东曲阜15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16会稽郡吴县今江苏苏州17邯郸郡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18钜鹿郡钜鹿今河北平乡19太原郡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20上党郡长子今山西长子县21雁门郡善无今山西朔州右玉县22代郡代县今河北尉县西南23云中郡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24河东郡安邑今山西夏县北25东郡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26砀郡砀县今安徽砀山县南27上郡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28三川郡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29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30临菑郡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31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32渔阳郡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33上谷郡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34右北平无终今河北蓟县35广阳郡蓟县今北京市36辽西郡阳乐今辽宁锦州市西37辽东郡襄平今辽宁辽阳市38九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南39南海郡番禺今广东广州40桂林郡桂林今广西贵港境内41闽中郡冶县今福建福州42象郡临尘今广西崇左县境内43胶东郡即墨2▪ 商鞅变法▪ 大国兴起▪ 攻灭六国▪ 北征匈奴▪ 降服百越▪ 严刑峻法▪ 走向灭亡。

3.有关秦朝的知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结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开始了。

这是古代历史上特殊的伟大事件。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不管豪强公开割据或外族侵入建立政权,最后总是还原为汉族作主体的统一国家。

秦王嬴政建都咸阳,成为中国郡县制王朝中第一个皇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具体为:1、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

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2、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3、文化方面: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诗书”,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秦朝创下的一套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社会的历史中,只有修修补补,基本框架不变。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12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近居住。

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国号来源秦人是华夏(汉)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秦氏。

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翳,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夏末,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

故史载嬴姓多显。至商末,蜚廉、恶来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

至周穆王,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注:先秦时代“姓”只是表示来源,多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称谓,“氏”则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称谓),造父侄孙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秦(今天水清水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朝。

秦朝疆域领土范围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但因为秦二世而亡,所以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

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管理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

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县令、县长之下设县丞、县尉等佐属官员。行政区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朝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六个。部分郡大体位置如下表:秦朝一级行政区(郡)序号 郡名 治所 今所在地 1 内史直管 咸阳 今陕西西安、咸阳之间 2 陇西郡 狄道 今甘肃临洮县南 3 北地郡 义渠 今甘肃宁县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庆市 6 汉中郡 南郑 今陕西南郑东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洞庭郡(前身为黔中郡) 临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阳郡 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 10 苍梧郡(前身为长沙郡) 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 11 陈郡(西汉误作楚郡) 陈县 今河南淮阳 12 九江郡 寿春 今安徽寿县 13 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 相县 今安徽淮北市 14 薛郡 鲁县 今山东曲阜 15 东海郡 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16 会稽郡 吴县 今江苏苏州 17 邯郸郡 邯郸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18 钜鹿郡 钜鹿 今河北平乡 19 太原郡 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党郡 长子 今山西长子县 21 雁门郡 善无 今山西朔州右玉县 22 代郡 代县 今河北尉县西南 23 云中郡 云中 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24 河东郡 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25 东郡 濮阳 今河南濮阳西南 26 砀郡 砀县 今安徽砀山县南 27 上郡 肤施 今陕西榆林东南 28 三川郡 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29 颍川郡 阳翟 今河南禹州 30 临菑郡 临淄 今山东淄博市东 31 琅琊郡 东武 今山东诸城 32 渔阳郡 渔阳 今北京密云西南 33 上谷郡 沮阳 今河北怀来东南 34 右北平 无终 今河北蓟县 35 广阳郡 蓟县 今北京市 36 辽西郡 阳乐 今辽宁锦州市西 37 辽东郡 襄平 今辽宁辽阳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广东广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广西贵港境内 41 闽中郡 闽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临尘 今广西崇左县境内 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公元。

4.秦汉历史的详细归纳

我是高三毕业生,不知道在你这个范畴不?要是你是大学更专业的我也没办法了。你先看下吧。

考秦汉历史,选择题注意秦汉著名的战役。以及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

首先复习秦朝,注意时间

秦国和秦朝的不同

秦大一统的过程,意义。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和中央集权

秦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般大题就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去答,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容易露点)

秦朝衰落的原因以及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始皇好坏客观评价

汉代 要复习的相对较多。大体走向很简单,初期的奋斗,中期繁荣,而后转败

重要的历史事件,汉高祖分封异姓王,汉景帝七王之乱,汉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东汉刘秀光武中兴

政治方面注意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设施管理,税收制度,编户齐民。以及对外往来

同时要注意与匈奴的关系从西汉初一直到东汉发生的变化特点

经济方面注意统治者的相关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

还有不得不提的张骞通西域

之后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的海上丝绸之路

从外引进的多产粮食物种

文化方面,特点是统一多样。从国内外以及各民族间扩展性记忆,由此及彼会轻松一点

汉武帝的部分看一下。核心思想尊儒尚法。

之后,统一比较秦汉之间,汉初到中期繁荣,统治者处理好与人民之间关系同秦保证而亡的关系。

弄清组成的部分,最后理顺事情发生的顺序。

祝你考试成功,历史趣味性很大,掌握好学习方法就能得高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