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给5年级孩子讲的科学知识

1.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

6.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7.北极熊是左撇子。

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9.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0.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1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3.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4.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

容易遭到压迫。

15.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3亿岁。

16.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这是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

一种东西) 。

17.只有30%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

18.英文是所有语言中所含单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万个,德语的字汇少于18万字,

而法语更糟,只有不到万字。

19.一尾成年黄鳝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20.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

21.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重可以处以吊

死的极刑 。

2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

2 3.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

24.最常用牙签的是美国人 。

25.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的。

26.有27%的美国男性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活地狱。

27.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1万-1.5万次 。

28.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

29.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

30.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12年 。

31.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千英哩 。

32.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

33.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

34.虎鲨的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需经过激烈的搏斗,胜利者就是可以活着出生的小虎鲨 。

35.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

36.贝多芬坐着写歌时习惯用冰水冲脸,他相信这样可以刺激他的大脑做出更好的东西 。

37.印尼的竹节虫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虫,有些光是身长就有1呎 。

38.男人身体含有比女性身体更多的血液,通常一名男子身上的血液可多达1.5加

仑,但女子身上却只有0.875加仑 。

39.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一只狗 。

40.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41.一只日本大螃蟹可能长达12呎。

42.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

43.”森巴舞”的”森巴”,原来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脐吧”。

44.小孩子在春天长的比较快 。

45.你知道亚马逊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吗?在河流出海口100英里以内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还淡水 。

46.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

47.月亮有810亿磅重 。

4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

4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2千条肌肉 。

50.河马跑得比人快 。

2.五年级适合做什么科学小实验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5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6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

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7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8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9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

3.有什么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常识,能在课堂上讲

物理类

1.光的色散,比如利用彩虹引入知识!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

2.凹凸透镜,利用同学们中有近视的凹透镜和放大镜来研究透镜的知识,但适可而止!

3.关于重力,我们可以用牛顿苹果的故事,来说明物体受到引力,然后进一步说明这种使物理往下掉的力是重力

4.虹吸管现象,利用鱼缸换水的常识,用来说明它!

5.连通器原理,

6.大气压强的神奇:用吸管吸水为什么水会从低处流向嘴巴来抛出问题,进一步说明大气压

7.定滑轮:一般小学都有旗杆,旗杆顶部有定滑轮,然后提问定滑轮的作用

8.光沿直线传播:利用日食和月食来引入问题!

4.科普类的书、适合5年级小学生看的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圣经神话故事》陈静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4、《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严文井童话选》严文井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6、《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7、《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8、《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

9、《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10、《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11、《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13、《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14、《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15、《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6、《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7、《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8、《巫师的沉船》班马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19、《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20、《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1、《幻城》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2、《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5.3到5年级的科学重点资料适合买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5、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很厚,用来抵御严寒。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3、食物链的举例。

①草→兔子→鹰②落叶→蚯蚓→小鸟4、自然保护区。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第二单元《光》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二、解释概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3、光的反射:。

6.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科普论文吗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鱼的呼吸”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和《标准》后,认为通过关于鱼呼吸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因此,找把这节课的课题定为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为充分沙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并做了相关的课件、教具来帮助学生探究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鳃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而理解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

3.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自学和绘图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3.通过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价值。

4. 通过学生的合作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5.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

叛逆思维与科学创新

叛逆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科学创新本身,只有经过艰难的探索和长期不懈的苦斗,才能思人类所未思之题,解人类所未解之谜,创人类所未创之业。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造,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推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了客观上当时已具备了时代条件外,科学工作者主观上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向着崭新的科学成果跃进和运动,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革命的出现,实现新旧理论的更替。

可以说,科学史上的每一次科学创新都是叛逆思维的结果,或推翻原有的荒谬学说和过时理论,或突破原有理论限制把科学引向新的领域。马克思喜欢以“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做过重新探讨。正是在这种批判的审视、探索中,他完成了光芒四射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形状,可以发现大陆边缘拼接恰好吻合,但由于一般人头脑中存在着大地是不动的概念,未能提出反传统的设想。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

7.小学1~5年级科学1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屋基的阔度决定尖顶的高度。 ——爱默生 用清醒的头脑,淡薄的心情,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富兰克林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爱迪生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 ——诺贝尔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爱因斯坦 。

8.适合五年级的科学制作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

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

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

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

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

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

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

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

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

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

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

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

9.怎样教好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课

第一单元教的什么?我不知道,所以只能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有用!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单元类型:能力训练单元2.教学目标:初步经历系统地建立模型的过程,体会模型在解释中的作用,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技能与兴趣方面的基础。

3.教材结构: 本单元有两课,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整体,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阶段,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这种分段,把它们看作是一篇完整的课文也是可以的。 第一课《制作宇宙模型》是指导学生在现有知识与技能的条件下,制作一个力所能及的宇宙模型,在模型的科学性方面并无太高要求,同学们能够用多种方式制作即可,它是第二课的基础;第二课《修改模型》是针对前一课发现的问题,拟订修改方案,并对模型进行完善。

4.能力训练重点: 建立模型。 搜集资料。

宇宙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资源。 展示交流。

本单元有两处展示模型的环节,都是有必要的。第一次制作模型后,属于内部展示交流,同班学生互相学习、提出建议,收集修改信息;第二次是在模型改进后,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在校园公共场所展示学习成果。

5.教学难点: 知道除了物理模型外,像数学公式、图表等也可能是一种模型(概念模型)。 制作概念模型的难度很大,本单元不作太高要求,知道即可。

 充足的资源是制作模型的保障,教师要提前搜集一些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模型有多种多样,学生接触的不少,特别像飞机、汽车模型等。

但是,为了解释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而系统地制作一个模型,却少有体验。更没有了解到模型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 在学生现有水平层次上制作一些粗浅的模型还是可行的。 制作模型——交流——修改模型——再交流 初步计划用二课时 搜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 制作模型的工具:橡皮泥、牙签、A3纸、笔、棉线、砂、剪刀、胶水、细铁丝、即时贴标签纸、标志牌 科学展示场地(大小要适合4个班学生码放作品,最好是一间空置的教室) 科学记录本第一课时 制作模型 理解模型在科学探究(特别是在表达与交流)中的作用。

 能制订计划。 知道一些浅显的天文学知识。

一、事件回放2006年8月24日,在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大会上,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使太阳系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行星数量由原来的九颗变成了八颗。二、自由发言1. 针对这一事件,请同学们谈谈对太阳系的认识。

2. 教师播放投影,增加同学们对宇宙的感性知识。三、情景模拟1. 提示:假设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奇妙的宇宙很感兴趣,你怎样用最简便的方式向他介绍宇宙的情况?宇宙太大,你可以只介绍其中一部分。

2. 独立思考后,模拟小朋友提问的场景:一个“大同学”试图向三个“小朋友”解释宇宙知识。3. 听取各组的汇报,并针对同学们的描述给予评价。

 评价重点:简洁易懂。4. 教师引导:用什么方式来解释好?(模型能帮助自己的表达,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

四、制订计划1. 什么是模型?我们见过哪些模型?2. 阅读教材P2,思考:制作模型要注意些什么?3. 制订计划:名称-器材、资料-分工-步骤。4. 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制作模型1. 会制作太阳系模型。2. 能在交流中吸收有益的建议,重新修改模型。

一、回顾,明确本课教学任务教师提示:制作模型的目的是便于解释与理解。二、开始制作三、互相参观、评价1. 制作方:每组留一名解说者,解释模型的含义,并记录同学们的合理建议。

2. 参观方:给对方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评价标准:看得明白。

四、小组讨论1. 参观的收获。2. 其他组提出的建议哪些是可行的。

3. 制订修改模型的计划。五、修改模型六、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地点:(自定)。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