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与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人和动物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中最主要的一种。
2.中枢神经是器官,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一部分,是中枢神经中调节某一活动的神经原细胞体聚集的部位。简单来说它们是包含关系。
3.神经元是神经细胞。你3和6那句话对了
4.节律性跟感应性应该无关。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有冬眠、交配和候鸟迁徙等。而植物的感应性则是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我也只是个学生,只是生物学得比较好而已,错了别打我~~~嘻嘻~~~
2.生物 激素调节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泌乳素: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刺激甲状腺增生,细胞增大,数量增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生产卵子
黄体生成素: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制造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压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呆小症
可汀病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如:(1)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并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和主长激素一样是长骨生长和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因素。(2)表情淡漠,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智力低下,并常可有耳聋。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树突与轴突的形成,髓鞘与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发展,脑的血流供应等,均有赖于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素激素缺乏则导致这一系列过程的障碍。(3)常伴有体温偏低,毛发稀少,面部浮肿等一系列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般症状。呆小症患儿出生时身高、体重等可无明显异常,至3~6个月时,则出现明显症状。如果能在出生3个月左右即明确诊断,开始补充甲状腺素,可以使患儿基本正常发育。一旦发现过晚,贻误了早期治疗时机,则治疗难以生效。
3.运用所学的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人体
(1)人体的正常血糖浓度是:0.8-1.2g/l.
(2)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是由下丘脑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甲状腺分泌的,为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
(3)当缺水或食盐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保持稳定.
故答案为:
(1)0.8-1.2g/l
(2)分级 负反馈
(3)升高 抗利尿激素
4.关于动物的行为调节
催乳素为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对乳腺与泌乳的作用主要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
动物的行为不是某一种激素就可以决定了的,行为需要一系列的调控作用才能实现。
D中说是有序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条件反射是由于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一般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而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恒久不变的,决定了生物的基本生存能力.
所以一系列的非条件反射就构成了动物的本能行为。
另外,趋性属于一种低等的应激反应,而激素的调节通常是指外界刺激信号通过感觉神经传入,各种腺体分泌调节机体活动的物质,属于一种高级的调控机制。
5.什么是激素调节
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这种调节叫激素调节它属于体液调节。
三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调节的分类:对人和高等动物来说,分为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两者共同作用,相互补充。
6.生物,激素调节的过程是
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是作用于人的一种信息。是通过体液来调节的。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制造的。
人体内分泌细胞有群居和散住两种。
群居的形成了内分泌腺,如脑壳里的脑垂体,脖子前面的甲状腺、甲状旁腺,肚子里的肾上腺、胰岛、卵巢及阴囊里的睾丸。
散住的如胃肠粘膜中有胃肠激素细胞,丘脑下部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等。
每一个内分泌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作坊。
大量内分泌细胞制造的激素集中起来,便成为不可小看的力量。
激素是化学物质。
目前对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基本都搞清楚了。
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第二类为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第三类激素的结构为肽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降钙素等。
第四类为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物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在体内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它们也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如生长和发育都是人体原有的代谢过程,生长激素或其他相关激素增加,可加快这一进程,减少则使生长发育迟缓。激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各种其他生理功能、行为变化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等,都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激素分泌失衡,便会带来疾病。
激素就是调节人的新陈代谢对人的行为和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内分泌物。
7.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动物激素的概念,激素的作用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A、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作用,不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力和物质,A正确;B、激素是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细胞的代谢活动的变化,B正确;C、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的,不经专门的管道进入血液中,C错误;D、激素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生长与发育等方面的作用,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