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务会计要掌握哪些税务方面的基本知识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税法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税收的产生、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内容简介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依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权限的不同,中国税务部门可分为国税和地税两个不同的系统。前者征收的主要是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和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税种的部分税收(增值税);后者则主要负责合适地方征管的税种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营业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等)[1]。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2.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税务常识有哪一些
(一)存款少可迟缴税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
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
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
(二)没有生意也申报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
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
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三)视同销售莫乱套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
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
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视同销售千万别乱用。
税法规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有允许扣除比率的规定。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倘若业务招待费的额度过大,不能列入税前允许合理费用允许抵扣,那么CPA OFFICE的审计要求列入销售也是合理的,其实主要还是看消费了多少(四)看损耗是否正常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投进的原料一部分损耗了,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里,正常损耗的进项可以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进项不能抵扣,要转出。
因此,正常划分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对企业纳税非常重要。一家化工厂,因为天气炎热,原料挥发了一部分,盘点造成损失。
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一宗冤案。
天气炎热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对税务规定不熟悉的人又会付出代价。(五)各行各业有特例税务法规有一般的规定,也有针对特殊情况,各个行业的特殊规定。
如果对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不了解,企业也会蒙受损失。一家报社,卖报纸缴增值税,收广告费缴营业税。
因此印刷报纸获取的进项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23条规定:按收入百分比划分。
可怜的报社,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因此,进项基本不能抵扣。其实税务有规定:类似的情况按报纸的文章内容与广告各自占用的版面分摊,应该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
3.会计做账需要必备哪些知识
会计工作方面的知识:会计主要分为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行业会计,税务对于会计来说也很用要,要学会手工计账,做报表。
会计做账处理程序:
第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第二、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第三、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四、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第五、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第六、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第七、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 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 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 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 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 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 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 表。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 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
三、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营业,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 ,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4.如何将税务知识运用到会计实务中去
税务会计要素受税法和会计两方面的影响,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学科,它也应该有自己的会计要素。税务会计要素是对税务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其分类既要服从于税务会计目标,又受税务会计环境的影响。税务会计环境决定纳税会计主体的具体涉税事项和特点,按涉税事项的特点和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的分类,即形成税务会计要素(同时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
一、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在税收理论中称为税基。纳税人的各种应缴税款是根据各税的计税依据与其税率相乘来计算的。税种不同其计税依据也不同,有收入额、销售额(量)、增值额(率)、所得额等。
二、应税收入
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也可称为法定收入。应税收入与财务会计收入(简称“会计收入”)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
确认应税收入应根据两点:①与应税行为相联系,即发生应税行为才能产生应税收入。换言之,如果纳税人发生非应税行为或免税行为,其所取得的收入就不是应税收入,而只是会计收入。②与某一具体税种相关。纳税人取得一项收入,如果是应税收入,必然与某一具体税种相关,即是某一特定税种的应税收入。
对应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一般也是按财务会计原则和标准进行。但在具体掌握上,税法又有例外,如对权责发生制的修正,税法对某些应税行为按收付实现制确认应税收入。
三、扣除费用
扣除费用是企业因发生应税收入而必须支付的相关成本、费用,即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除项目的金额,因此亦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属于扣除项目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是在财务会计确认、记录的基础上,分不同情况予以确认:①按其与应税收入的发生是否为因果关系,如为因果关系,可按比例扣除;②在受益期内,按税法允许的会计方法进行折旧、摊销;③对特定项目,不论财务会计按什么会计原则,均不得超过扣除标准。如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成本,在所得税中应是计税成本。
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确认、记录的费用、支出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虽然有密切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四、应税所得
财务会计学与税务会计学中“所得”的含义有所不同。财务会计中的“所得”就是账面利润或会计利润;税务会计中的“所得”即指应税所得,或称应纳税所得额,它是应税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之差。
在税务会计的实务操作中,企业是在财务会计提供的账面利润的基础上,按现行税法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其选定的所得税会计方法,确认应税所得,进而计算应纳税额。如果“应税所得”是负数,则为“应税亏损”;如果财务会计提供的账面利润是负数,即为账面亏损。在账面亏损基础上,按现行税法进行调整,如果调整后仍是负数,即为应税亏损。对所得税应税亏损,可按税法的规定在五年内进行税前弥补。但若企业有意虚列亏损,则视同偷税行为。
五、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亦称应缴税款。它是计税依据与其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之乘积。应纳税额是税务会计特有的一个会计要素。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计税依据、税率、单位税额和减免税规定。
计税依据体现征税的广度,每个税种都要明确规定其计税依据,除附加税外,各个税种均有独立的计税依据;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各个税种一般都有其特定的税率;减免税如果是对税基的减免,则体现在计税依据中,如果是对应纳税额的减免,则是一个单独的因素。此外,退免税、退补税、滞纳金、罚款、罚金也可以作为税务会计的一项会计要素,但不是主要会计要素。
六、税务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
在我国财务会计的六项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利润表,称为利润表要素。由此构成财务会计的两个基本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入-费用=利润。
税务会计要素是税制构成要素在纳税人会计核算中的基本体现,它们之间也有两个会计等式: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前者适用于所有的税种,后者仅适用于所得税,由此可见税务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5.财务人员必知的开票知识有哪些
1、在我国,现在直接能够列作单位支出的单据一个是税务部门的发票(包括企业经税务部门批准印制的加企业头衔的发票,如: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一个是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国有资产收益等票据),包括经过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行业性协会、学会的会费收据;再一个就是部队企业出具的套总后勤部、财政部章的发票。
2、发票分地税发票、国税发票。凡国税业务应该使用国税发票,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维修业的应该使用国税发票;部分服务、建筑、装修、装饰、金融、不动产租赁、保管等使用地税发票(因为纳税人不了解税收知识,购买假发票时不知道本行业的区别而发生用错发票即国税业务用了地税发票或地税业务用了国税发票,如我们发现过装饰装修业务开具了13714***这种情况是假发票无疑,因为装修装饰是地税业务)。
3、凡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经常发生应税业务的企业、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发票。填写发票购买申请,税务部门将根据单位的经营范围决定该单位使用国税发票或地税发票,税务部门核定单位使用发票的版额(千元板、万元版、十万元版,税务核定使用发票的版额非常严肃,有一套审批手续)、月发票供应量(增量也非常严肃,经过。
1、在我国,现在直接能够列作单位支出的单据一个是税务部门的发票(包括企业经税务部门批准印制的加企业头衔的发票,如: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一个是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国有资产收益等票据),包括经过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行业性协会、学会的会费收据;再一个就是部队企业出具的套总后勤部、财政部章的发票。2、发票分地税发票、国税发票。
凡国税业务应该使用国税发票,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维修业的应该使用国税发票;部分服务、建筑、装修、装饰、金融、不动产租赁、保管等使用地税发票(因为纳税人不了解税收知识,购买假发票时不知道本行业的区别而发生用错发票即国税业务用了地税发票或地税业务用了国税发票,如我们发现过装饰装修业务开具了13714***这种情况是假发票无疑,因为装修装饰是地税业务)。3、凡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经常发生应税业务的企业、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发票。
填写发票购买申请,税务部门将根据单位的经营范围决定该单位使用国税发票或地税发票,税务部门核定单位使用发票的版额(千元板、万元版、十万元版,税务核定使用发票的版额非常严肃,有一套审批手续)、月发票供应量(增量也非常严肃,经过批准,如税务批准月供量50份,每月只能购50份)。购买时须持经办人身份证、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发票领钩簿,填写发票领购单,经验旧购新程序批准,再购买。
4、发票最少联次为3联,一般双面复写;手工版发票一般25份一本。如果一个单位用的假发票号码为00715为2月17号开具,而00720是9月20日开具就可疑,因为这是一本上的发票,这几个月只用了5个号的可能性不大、值得怀疑;而不在25个号码之内的发票不大受年月日顺序的影响。
5、从发票代码(字规)看。发票上面一般有两行数字,分别注明:发票代码、发票号码。
发票代码也称字轨。字轨里面隐藏了行政区域、国地税等信息。
如1代表国税、2代表地税,37代表山东、17代表菏泽、14代表德州(01是济南、02是青岛、03是淄博等),再后面就是年度和流水号等。如果你在济南得到的发票是13710**等就是假的;再就是,服务业、建筑业是地税发票,工商、加工、维修是国税业务;国税字轨1打头,地税发票字轨2打头;大家注意,发票是属地管理,即你在哪里纳税,就使用哪里的发票。
所以,发票的这种规律也包括驻当地的中央、及省属企业(只要在当地国地税纳税就用该地发票);另外,假发票套用真发票代码,但是查询时可以同时提供代码与号码,因为即使代码相同,号码不一定相同或号码相同代码不一定相同。特别是金额较大的发票一定要核实;如果你去修车给你一个宾馆等服务业的发票加盖修理业的公章就是他出去随意要的或者自己在税务之外买的假发票。
如果你使用假发票,根据票据使用规定,得接受处罚;性质严重涉嫌利用假发票犯罪的触犯刑律了。发票知识:发票代码第1位为区分国地税的代码, 1为国家税务局、2为地方税务局,0为总局。
第2、3、4、5位为地区代码(省、地市级),以全国行政区域统一代码为准,总局为0000。 第6、7位为年份代码(例如2011年以11表示)。
第8位为统一的行业代码,其中,国税行业划分:1工业、2商业、3加工修理修配业、4收购业、5水电业、6其他;地税行业划分: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4邮电通信业、5文化体育业、6娱乐业、7服务业、8转让无形资产、9销售不动产、0表示其他。第12位为发票版额与类型代码,其中1代表百元版,2代表千元版,3代表万元版,4代表十万元版,5代表百万元版,6代表无限额版,7代表定额发票,8代表卷筒式发票,9代表打孔式机打发票,0代表平推式机打发票。
发票号码是发票的序号。两者加在一起,能够确保这张发票在全国的唯一性。
6、从号码看日期与序号矛盾。如发票号码为00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