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什么意思
(一)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二)特征知识产权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属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专有性); (2)知识产权的效力受到地域的限制(地域性); (3)知识产权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受到保护(时间性)。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
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据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Mark Lemley教授,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
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工业产权。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以及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
2.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翻译成人话如下:
知识产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财富权利,它不是个东西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你不可能把它真真实实的抓在手里抱在怀里,都是脑子想你拥有了,不告诉别人怎么用别人就不知道
(2)你今天用它明天用它后天用它,它不会变少,不会变质,不用放冰箱冷藏。
(3)你不能说把它卖给了别人,你就脑子就没有这个东西了。你也不能说在把它卖给别人的时候,还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用放到对方手里的方式来完成买卖过程。
上述的话希望你能看懂,但毕竟不是法言法语,帮助理解即可,言语有很多不严谨之处。
3.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
知识产 权的客体即知识产品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 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所 在。 知识产权的特征:
1、专有性。专有性即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排他性和绝对性,其专有性表现第一,知识产 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 第二,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第三,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则主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 窃。 第四,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相对的。
2、地域性。地域性是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另一种重要的特征,所谓地域性,是指根据一 国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法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不具有域外效力。 知识产 权的这一特点有别于有形财产权。
3、时间性。时间性是知识产权异于物权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时间性是指 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 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 这一权利就自行 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4.认识和理解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怎么答
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 (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由于智力成果不具有物质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 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占据,而是表现为对某种知识,经验的认识与感受.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智力成果公升性是知识产权产生的前提条件,由于智力成果必须向社会 公示,公布,人们从中得到有关知识即可使用,而且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可以被若干主体共同使用.上述使 用不会像有形物的使用会发生损耗,如果无权使用人擅自利用了他人的智力成果,亦无法适用恢复原状的民 事责任形式. (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智力成果不可能由实物形态消费而导致 其本身消灭之情形,它的存在仅会因法定保护期届满产生专有财产与社会公共财富的区别.同时,有形交付 与法律处分并无联系,换言之,非权利人有可能有通过法律途径去”处分”属于他人而自己并未”占有”的 智力成果.。
5.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制度依法对授予知识产权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的排他独占权,并保护这种独占权不受侵权,侵权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了这种独占性,就使得知识产权创造者或拥有者可以通过转让或实施生产取得经济利益、收回投资, 这样才有继续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和物质条件,从而调动知识创新者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具有调节公共利益的作用:知识产权制度虽然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但并不等于垄断。
知识产权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保护功能,这使知识创造者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从而调动了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公开功能,也就是知识创造者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要向社会公开自己创造的内容。还有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保护投资的作用和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