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水知识的研究

1.跪求

氯水成分的探究教案 高二2班 知识目标:1.掌握新制氯水的成分 2.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氯气与水的反应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2.培养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感受到合作和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制氯水的成分的探究 教学难点: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氯气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难为易。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注重把教具的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氯气,氯气有那些性质呢?(学生回答) (投影重庆氯气泄露事件)设疑:为什么植被都由绿色变白色呢? 思考并猜想是Cl2和植物中的水反应导致这一现象 导入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氯水的成分 (学生)思考并猜想有H2O、Cl2、H+和Cl-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探究一: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 (师) 介绍各小组桌面有两个棕色试剂瓶,一瓶装有新制氯水,另一瓶装有硝酸银溶液,两瓶白色试剂瓶,一瓶装有饱和的Na2CO3溶液,另一瓶 装有无水硫酸铜粉末,还有淀粉KI试纸、小试管若干。 提示:KI+Cl2=KCl+I2淀粉遇显示I2蓝色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小组提问; 你们小组的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代表回答:1.有Cl2,因为往淀粉KI试纸滴加新制氯水显示蓝色 2.有Cl-,因为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有H+,因为往氯水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 4.有H2O,因为往无水硫酸铜中滴加氯水,由白色变蓝色 追问: 对小组结论表示肯定,但我们知道H2O、Cl-、H+、是没有漂白作用的 那么Cl2能否漂白植被呢? 探究二:新制的氯水中具有漂白的物质是什么? (师)向学生介绍桌面还有一装满干燥Cl2的集气瓶,并每小组发两条小红布,并巡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小组提问:Cl2能否起漂白作用? 小组代表回答:干燥的Cl2不能起漂白作用,因为小红布条不褪色,而滴加氯水的小红布条褪色,证明使植被褪色的是氯水中的另一种物质,而不是氯气 探究结论: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投影新制氯水的成分: Cl2、Cl-、H+和HClO(次氯酸) 解疑:思考、解释原因:Cl2+H2O=HCl+HClO而HClO具有漂白性。

小结: 经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新制氯水的成分: Cl2、Cl-、H+和HClO(次氯酸),而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知识拓展:为什么久置氯水没有漂白性 讲解:因为在光照下会分解2HClO= 2HCl+O2↑ 练习:投影练习 作业:教材86页第8题 教后记: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应用性,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面对新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氯水的成分这条知识主线,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重难点易于突破,而且锻炼了学习的动手、动脑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式教学 戴克华 2005 9 在高一教材的第四章氯气这一节中有一个关于氯水的主要成分的问题,下面就以一种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一步提出问题:氯水就是氯气的水溶液,氯气溶于水之后有两个可能:一是没有反应,那么主要成分是氯气和水;二是反应了,那么主要成分可能就包括象H+、Cl—(通过前面的知识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等这样的微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验证可能“二”比可能“一”要简单的多,如果可能“二”成立,那么也就否认了可能“一”。

第二步提出假设:氯气和水发生反应了。 第三步推理前面已经完成,接下去就是如何去验证。

1、观察发现氯水是显黄色的,所以根据前面学过的氯气的颜色可以判断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2、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里面有Cl—;3、加紫色石蕊,我们观察不到红色(这里有个处理的方法问题,因为可能里面的H+浓度如果比较小也观察不到红色,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将氯水滴入石蕊试剂中,这样就可以观察到石蕊变红色,说明有H+存在。)但是即使观察到了最终红色也会褪去,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氯水中有一种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成分。

这个让物质让学生分析比较难得出来,老师可以将物质的化学式直接给出来HClO。 第四步得出结论并写出了反应方程式 Cl2+H2O=HCl+HClO 自己 根据 需要处理吧。

2.跪求

氯水成分的探究教案 高二2班 知识目标:1.掌握新制氯水的成分 2.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氯气与水的反应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2.培养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感受到合作和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制氯水的成分的探究 教学难点: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氯气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难为易。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注重把教具的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氯气,氯气有那些性质呢?(学生回答) (投影重庆氯气泄露事件)设疑:为什么植被都由绿色变白色呢? 思考并猜想是Cl2和植物中的水反应导致这一现象 导入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氯水的成分 (学生)思考并猜想有H2O、Cl2、H+和Cl-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探究一: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 (师) 介绍各小组桌面有两个棕色试剂瓶,一瓶装有新制氯水,另一瓶装有硝酸银溶液,两瓶白色试剂瓶,一瓶装有饱和的Na2CO3溶液,另一瓶 装有无水硫酸铜粉末,还有淀粉KI试纸、小试管若干。 提示:KI+Cl2=KCl+I2淀粉遇显示I2蓝色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小组提问; 你们小组的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代表回答:1.有Cl2,因为往淀粉KI试纸滴加新制氯水显示蓝色 2.有Cl-,因为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有H+,因为往氯水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 4.有H2O,因为往无水硫酸铜中滴加氯水,由白色变蓝色 追问: 对小组结论表示肯定,但我们知道H2O、Cl-、H+、是没有漂白作用的 那么Cl2能否漂白植被呢? 探究二:新制的氯水中具有漂白的物质是什么? (师)向学生介绍桌面还有一装满干燥Cl2的集气瓶,并每小组发两条小红布,并巡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小组提问:Cl2能否起漂白作用? 小组代表回答:干燥的Cl2不能起漂白作用,因为小红布条不褪色,而滴加氯水的小红布条褪色,证明使植被褪色的是氯水中的另一种物质,而不是氯气 探究结论: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投影新制氯水的成分: Cl2、Cl-、H+和HClO(次氯酸) 解疑:思考、解释原因:Cl2+H2O=HCl+HClO而HClO具有漂白性。

小结: 经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新制氯水的成分: Cl2、Cl-、H+和HClO(次氯酸),而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知识拓展:为什么久置氯水没有漂白性 讲解:因为在光照下会分解2HClO= 2HCl+O2↑ 练习:投影练习 作业:教材86页第8题 教后记: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应用性,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面对新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氯水的成分这条知识主线,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重难点易于突破,而且锻炼了学习的动手、动脑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式教学 戴克华 2005 9 在高一教材的第四章氯气这一节中有一个关于氯水的主要成分的问题,下面就以一种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一步提出问题:氯水就是氯气的水溶液,氯气溶于水之后有两个可能:一是没有反应,那么主要成分是氯气和水;二是反应了,那么主要成分可能就包括象H+、Cl—(通过前面的知识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等这样的微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验证可能“二”比可能“一”要简单的多,如果可能“二”成立,那么也就否认了可能“一”。

第二步提出假设:氯气和水发生反应了。 第三步推理前面已经完成,接下去就是如何去验证。

1、观察发现氯水是显黄色的,所以根据前面学过的氯气的颜色可以判断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2、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里面有Cl—;3、加紫色石蕊,我们观察不到红色(这里有个处理的方法问题,因为可能里面的H+浓度如果比较小也观察不到红色,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将氯水滴入石蕊试剂中,这样就可以观察到石蕊变红色,说明有H+存在。)但是即使观察到了最终红色也会褪去,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氯水中有一种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成分。

这个让物质让学生分析比较难得出来,老师可以将物质的化学式直接给出来HClO。 第四步得出结论并写出了反应方程式 Cl2+H2O=HCl+HClO 自己 根据 需要处理吧。

3.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AgCl沉淀,可证明氯水中含有Cl-,故答案为:氯水中含有Cl-;

(2)②氯水中含有盐酸,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含有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则可观察到溶液褪色;④氯水呈酸性,溶液中含有H+,加入Na2CO3溶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

(3)检验氯水中含有Cl2,可将氯水滴在淀粉-KI试纸上没具体操作为取一小片KI淀粉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

故答案为:取一小片KI淀粉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

(4)氯水中含有盐酸,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含有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都可使溶液褪色,则两种可能情况为:a为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使溶液褪色,b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就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要验证结论的正误,可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变红,可证明a正确,不再显红色,证明b正确,

故答案为: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就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变红,可证明a正确,不再显红色,证明b正确;

(5)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为Cl2+H2O?H++Cl-+HClO,氧化产物为HClO,还原产物为Cl-,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Cl-.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