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础知识100题十八大

1.关于十八的党史知识竞赛题 急用

1.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比十七大时增加( )名。

A.50 B.100 C.1502.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选好选优是( ) 。A.标准 B.方向 C.目的3.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带( )的组织制度。

A.基础性 B.根本性 C.原则性4.党的( )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A.最高权力 B.最高领导 C.最高利益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年举行一次。

A.三 B.四 C.五6.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是党代表大会的组织( )机构。A.领导 B.协调 C.执行7.党代表大会执行主席一般由大会主席团成员( )担任。

A.共同 B.轮流 C.分别8.定期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是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项( )制度。A.重要 B.原则 C.根本9.选举人有参与选举的权利( )放弃选举的权利。

A.没有 B.或有 C.也有10.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均应由( )党组织选举产生。A.所在 B.所辖 C.所属11.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100名至( )名。

A.150 B.200 C.30012.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 ) ,选举有效。A.二分之一 B.五分之三 C.五分之四13.因故不能参加选举的党员应视为缺席, ( )提前投票。

A.不可以 B.可以 C.可委托14.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指委员会任期内每年举行( )代表会议。A.一次 B.二次 C.三次。

2.党史党建基本知识100题的目录

上篇 党的历史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共产常的创立

一、辛亥革命的五四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命的创建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定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一、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三、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五、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第四章 抗日战争的中流磔柱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四、加强敌后根据地建设,开展延安整风运动

五、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改革

四、三大战役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五、七届二中全会和人民政协的召开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实现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第九章 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新阶段

第十二章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下篇 党的建设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党的思相建设

第三章 党的组织建设

第四章 党的制度建设

第五章 党的作风建设

第六章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第七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测试题

3.关于十八的党史知识竞赛题 急用

1.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比十七大时增加( )名。A.50 B.100 C.150

2.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选好选优是( ) 。A.标准 B.方向 C.目的

3.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带( )的组织制度。

A.基础性 B.根本性 C.原则性

4.党的( )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A.最高权力 B.最高领导 C.最高利益

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年举行一次。

A.三 B.四 C.五

6.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是党代表大会的组织( )机构。

A.领导 B.协调 C.执行

7.党代表大会执行主席一般由大会主席团成员( )担任。

A.共同 B.轮流 C.分别

8.定期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是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项( )制度。

A.重要 B.原则 C.根本

9.选举人有参与选举的权利( )放弃选举的权利。

A.没有 B.或有 C.也有

10.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均应由( )党组织选举产生。

A.所在 B.所辖 C.所属

11.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100名至( )名。A.150 B.200 C.300

12.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 ) ,选举有效。

A.二分之一 B.五分之三 C.五分之四

13.因故不能参加选举的党员应视为缺席, ( )提前投票。

A.不可以 B.可以 C.可委托

14.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指委员会任期内每年举行( )代表会议。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4.(3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0分)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6分)

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文化复兴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4分)

2)(10分)

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原理。(4分)(评分说明:若答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给2分)

方法论意义: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推出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先进的文明成果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分)

3)(11分)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6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5分)

试题分析:(1)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结合材料,我们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从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的知识点来展开。(2)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角度去说明。(3)本题尽管以材料题形式出现,但可依据课本知识,联系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直接回答。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从国家的性质和党的宗旨来回答。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