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大小有什么规律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其设置很难象公历一样找到规律,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农历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来确定当月大小,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是小月,为29日。
扩展资料
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2.阴历大小月,规律
农历的大小月是完全不固定的,而且基本没规律可循。不看日历没法得知下月是大是小。
一个原则就是 新月出现那天(朔日)为一月之始,即初一
我国农历年中定月的方法是“定朔法”。就是规定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而我们知道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不是整数。这样就和日出日落的“天”凑不齐了。有时候一个朔望月在29天中就是小月,有时候在30天中就是大月。这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月相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三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情况。另外有时正好一个朔发生在差不多半夜0点,会出现我国和台湾、香港的日历差一天的有趣现象【我国时间、月相计算以东经120度(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准】。万年历就是先算定每个朔时。然后大月小月就对号入座了。这个不难。因为每个朔望月是知道的。只要知道精确数值你自己也可以慢慢推算。
3.大小月的来历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1个月前选出
一年12个月,有7个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每月30天;还有二月平年只有28天,闰年29天。为什么各月的天数不一样呢?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 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生在8月,他仿照恺撒的做法,把8月增加了1天,定为“奥古斯都月”,并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全年又多出了1天,他又从2月减少了1天,于是2月变成了28天,到闰年才29天。
这样沿袭下来,就有7月前单月为大月,7月后双月为大月,二月28天。
各月天数不一样,原来是人为的规定。
4.关于月的知识
月球与地球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小的多,导致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假如地球上体重120千克的人,在月球占只有20千克重了。由于月球的质量小,其引力小,因而月球上没有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是一个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的世界。由于没有大气层,自然没有水汽、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由于没有大气,其昼夜温差别很大,白天阳光直射时温度可达127℃,夜间则降到-183℃。月球上没有水,因而也没有生命物质。
月球表面有两种地形,一种是陆地,它占满月视面的83%,分布有10多条山系,它们都以地球上山脉的名称来命名。另一类为平原和低地,地势低平,从地球上看,为比较暗的阴影区好似“海”,它们是被暗褐色熔岩覆盖的地区.整个月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它们都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阿波罗11号”登月以后,发现月面布满了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在月岩中已发现近60种矿物,其中有6种是地球上尚未发现的。有月岩和月壤中发现了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以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但无生命迹象。
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这同地球的年龄大约相当,它们是同时形成的。
5.大小月的来历
阴历的大小月根据日月食规律算得,固定单月小,双月大,每三十年为一个闰周,增加十一个闰日。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扩展资料:
大小月的故事
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
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
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的生日在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月份为啥分”大小月”? 古人造的历法与实际有误差
6.农历大小月有什么规律吗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7.年月日的知识
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阳历有大小月之分,即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4月、6月、9月及11月有30天,其余的月份有31天,2月例外,只有28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的生日在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因为一个多位数,如果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所以,只要把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进行判断即可.如:199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98÷4=24……2,所以1998年是平年.若是整百年的年份,只用年份的前两位数除以4即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不变.)如:24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24÷4=6,所以2400年是闰年.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
8.求小学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紧急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记录大小月:
一是拳头记忆法。(利用拳头关节的凹凸,边指着拳头边练,见书P18图:一月大、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二是口诀法: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
(4)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如果强调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连续的大月合起来有62天。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5)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6)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
(7)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8)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练习: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
(9)一年有四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列式 。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列式 。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第三季度是 月、月、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第四季度是 月、月、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10)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的365天有 个星期零 天,列式 。
闰年的366天中有 个星期零 天,列式 。
9.大小月的由来
们都有这样的常识,阳历有大小月之分,即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4月、6月、9月及11月有30天,其余的月份有31天,2月例外,只有28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