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学养生知识的好处

1.养生老年人的意义

自我养生应具备以下八要: 1.每年查体防疾病 疾病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所不同者只在于轻重而已,医家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非常科学的。

在平日,自己应当多学点疾病自查知识,发现不适时应及早求教医生,力争每年检查一次身体,以防微杜渐。对已查明患了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有两点忠告:一不要按广告吃药,应按医嘱服药;二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盲目服药,新药的临床验证时间较少,还是以少用为妙。

2.根据体能选补药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由于身体底子差,大多存在多种虚症。我体会根据自己体能选用一些补药,常年服用,对抗衰延年是有补益的。

城市内流行的各种成品补药很多,但多价格昂贵,老年朋友可斟酌自身财力,根据医嘱适当选用;财力不足者如能坚持服用黄芪、枸杞子、灵芝、当归等价廉补品也可获效。补钙是每位老年朋友必须认真注意的,人到老年骨密度降低是必然的,除了饮食注意补钙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剂,这类药以睡前用豆浆冲服,吸收效果最好。

3.适当运动强筋骨 运动对防衰抗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运动的学问很多,不要人动己动,人跑己跑,那是很危险的,我目睹过因超量运动而猝死的实例。一句话,老年人不适合激烈运动,过去没有跑步史、游泳史的老人,不要贸然去参加,因为你的心脏负荷可能承受不了。

我认为,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一是气功、二是散步,如果每天能做半小时气功,再漫步半小时,对保持良好的体能、体态、体型均会有益。老年人的心、脑犹如一张弓,不能超体能地去绷弦! 4.平衡膳食多吃素 主食要粗细搭配,每餐不宜饱食,以100克至150克为度;副食要多菜、果、鱼、蛋、奶适量,最好戒烈性酒,洋葱或大蒜每餐必备。

根据我的经验,多吃黄豆制品对人体大有补益。我在大学读书时曾患肺结核,那时国内尚无抗结核药,我是靠喝豆浆治愈的;中年时期患脑血管病也是靠豆浆佐药复原,到目前每天仍坚持饮豆浆。

除豆浆外,每天最好喝500毫升酸奶。酸奶可自制,第一次可购一小袋市售酸奶作酵母,把鲜奶烧开放凉后兑入酸奶,在常温下早晨配晚间即可饮用,用时留100毫升作第二次配的菌种。

5.自我放松养气血 自我放松目前已被国内外养生家一致推崇为健身良术。自我放松具有调和气血、恢复体能的作用,坚持做下去还有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自我放松的方法很简单,一是要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环境,园林绿地最佳,室内空气清新亦可,坐姿、卧式均可,但一定要选择一种自我感觉最舒适的姿势,保持呼吸自然、通畅;呼吸的调节很好掌握,在你不干预自己的呼吸时,呼吸就会达到自然,既缓慢又匀细,使人处于一种舒适、安逸的状态中,在悠然自得中忘掉呼吸;呼吸自然后要转入意念导引,心想全身放松、入静、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逐渐使心神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的境界中;如果你有慢性疾病,再加上一种默想意念:”宇宙光能照我**”(有什么病照什么脏器),每天大约30分钟,如能逐渐使大脑静到处于一种虚无飘渺的状态中,就真正进入最佳心态。

此放松功日久可明显感到气血充盈的效果,做此功时必须选一静处,不受外界噪音干扰。 6.要淡泊处世避喜怒 人进入老年切忌过喜和暴怒,在自己心态中要彻底悟透一个”淡”字。

活在淡中,乐在淡中,淡忘了年龄,淡忘了生死,淡忘了疾病,淡忘了名利,以淡养身,寿也就在淡中化生。有些老年人易于激动,不懂以淡养生,以至在狂喜暴怒中暴卒。

要想悟透一个”淡”字,首先要遵循与世无争的准则,应时刻想到名利、钱财均属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何须去争;应时刻想到为人处事,和为贵、忍为高。对此,我曾为自己立下两句座右铭: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

但其内涵绝非要朋友们消极地忍气吞声,如是那样,全憋到肚子里倒会生病。这里指的是积极的忍让,对小事小非均应避之让之,对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事,则应当仁不让。

7.睡前晨醒两按摩 这种周身按摩如能持之以恒,对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养生健身,有极好的效果。 按摩方法: ① 晚睡前按摩:洗脚后 A.按摩双脚涌泉穴(脚心),用右手按摩左脚心90次,再用左手按摩右脚心90次,以双脚心发热为度; B.按摩双腿,用双手环扣左腿,从脚踝部向上推摩至腿根部,再向下推摩至踝部,往返为一次,推摩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足三阳、足三阴六经,按完左腿再按右腿; C.按摩后腰,用双手推摩后腰60-90次,以发热为度; D.推摩双臂,先用右手推摩左臂,从手背推摩至肩,再从手心推摩至腋下,各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手三阳、手三阴六经,推摩完左臂用同法推摩右臂; E.按摩胸部,平卧,用双手横向推摩胸部36次,再纵向推摩胸部36次; F.揉腹,用右手顺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

② 晨醒按摩: A.揉面,双手摩擦生热后,轻揉面部36次; B.点四穴,用双中指点按睛明穴36次,用双中指点揉太阳穴反正各36次,用双手食、中、无名指从双侧揉摩风府、风池穴36次; C.摩胸部,照前述第⑤法; D.揉腹,照前述第⑥法; E.推摩双臂,照前述第④法; F.摩后腰,照前述第③法; G.推摩。

2.老人学习的好处

勤用脑 抗衰老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认为“生命在于脑运动”。这是因为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

一些老年人退休前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看不出什么老态。可退休1~2年,就明显的变老。其原因是多数人无所事事,不再用脑,停止学习所致。大脑用少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自然就会退化,其支配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协调,从而加速衰老。国外学者在人长寿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勤用脑是防止早衰的无价之宝。”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到了老年大脑会逐渐萎缩,导致大脑的功能退化。坚持不断的用脑,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大脑接受信息的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这样可以推迟大脑的退化和萎缩。

科学家估算,人的脑细胞仅有四分之一在工作,其余的脑细胞处于休息或待命状态。挖掘这个潜力有根本方法在于勤用脑,方能越用越灵。

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但勤于用脑、勇于思考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多能长寿,如墨子活了86岁,孟子活了84岁,庄子和孔子分别活了75岁和73岁。诚然,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勤用脑确有益寿延年的功效。所以,老年人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

3.老人学习的好处

勤用脑 抗衰老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认为“生命在于脑运动”。这是因为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

一些老年人退休前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看不出什么老态。可退休1~2年,就明显的变老。

其原因是多数人无所事事,不再用脑,停止学习所致。大脑用少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自然就会退化,其支配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协调,从而加速衰老。

国外学者在人长寿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勤用脑是防止早衰的无价之宝。”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到了老年大脑会逐渐萎缩,导致大脑的功能退化。

坚持不断的用脑,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大脑接受信息的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这样可以推迟大脑的退化和萎缩。 科学家估算,人的脑细胞仅有四分之一在工作,其余的脑细胞处于休息或待命状态。

挖掘这个潜力有根本方法在于勤用脑,方能越用越灵。 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但勤于用脑、勇于思考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多能长寿,如墨子活了86岁,孟子活了84岁,庄子和孔子分别活了75岁和73岁。

诚然,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勤用脑确有益寿延年的功效。所以,老年人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

4.读书对老年人养生有哪些好处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晓理可以养心。

读书是保养身心的最好方法,因为读书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在阅读中品味着那优雅的语句、深沉的思想,在书中修心养性。冶心养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

读书养心,既养心情,又养心性,更养心力。 书能净化我们的灵魂,徜徉其间,与智者对话,与大师交流,在阅读中把握生活规律、领悟生命真谛、体会人生价值,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坦然、平静,保持一颗平常之心。

读书是静心养性、净化心灵最灵便有效的方法,很少受到时空限制。读书似与古圣先贤对语,忘记一切荣辱得失,只有恬淡求知的心境,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让心绪得到安详和宁静。

书是益友,人痛苦时会得到安慰,困惑时能给以解疑,迷茫时会指引道路,消沉时会让人振作。读书还可慰藉心灵。

生活的烦恼、琐碎,遭遇的意外挫折和恐惧,在静下心来读书时,都可以忘却,可以反思,可以站在高处审视一切。读好书,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和慰藉。

读书教会做人胸襟坦荡、纯洁无私,思想高尚、行为正直。 面对尘世喧嚣、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精神失落的危机,潜心书海,快乐阅读,可以感到心灵需要文化浸润和濡养。

静心读书,神人佳境,就有春风拂面,豪情溢胸,心境旷远之快感;融化理解,就会治疗心病,平愈心灵创伤,愉悦心身,读书使人生更加健康充实。

5.有关老人养生的知识 医学知识

《养生长寿歌》 一、饮食起居歌谣 1.十叟长寿歌: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拈须日,我勿嗜烟酒。

二叟莞尔笑,饭后百步走。 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 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月走。 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

八叟抚赤额,沐浴令颜黝。 九叟抚短鬓,早起亦早休。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能益人寿。

2.饮食十为:节食为优,暴食为害。素食为主,晕食为辅。

粗食为常,淡食为宜。杂食为好,野食为妙。

慢食为佳,狂食为忌。 3.节食: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早饭自己吃,中饭朋友分,晚饭送敌人。

少吃多滋味,多食坏肠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食恒不饱满,令人无病,此养生之要术也。不饱斯为长寿法,心安才是却病方。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要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4.食粥:世人皆想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学宛丘平易法,且将食粥致神仙。每平旦食少许淡米粥,甚益人,足津液。

5.食果:饭后一个果,老来似小伙。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萝卜上市,药店关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朝食3片姜,犹如人参汤。一日3枣,永不衰老。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多吃葱姜蒜,疾病减一半。

6.习惯: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读书要深思多研,吃饭要细嚼慢咽。

早饭吃饱、中饭吃好、晚饭吃少,过午不食。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鱼生火来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

7.起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睡前洗足,胜吃补药。若要长生,尿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

清晨三宜,一宜腹吸,二宜远眺,三宜净便。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洗头洗脚,胜吃补药。春捂秋冻。

8.睡眠: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还精养气,健脾胃,坚骨强筋。

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

先睡心,后睡眼。独宿为延年之妙法。

晚上开窗,睡眠更香。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二、心理保健 1.乐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常说常笑,阎王不要。

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生最难得的是快乐,而笑是一切快乐的源泉。

百岁笑昧昧,九十多来西,八十不稀奇,七十还是小弟弟,人生六十才开始。 2.宽容: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

忍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比大地更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进一步波涛汹涌,退一步海阔天宽。 3.知足: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养生莫若寡欲,寡欲莫若无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形神俱养,不仙也寿。

养生以寡欲为本,心中无事即长生。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脑中欲少,体内渣少,有此五少,神仙可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人想到死去一物无有,万念自然撇脱。

4.清闲: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粗衣淡饭随缘过,一日清闲一日仙。

举世皆从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人生在世,竟忙了一生,闹了一生,苦恼了一生,干弄了一生,又空过了一生,临了落得些甚么,殊觉可笑。

5.好德:仁者寿,生理实也,默者寿,元气实也,拙者寿,元气固也。宗教以解脱为教义,以因果为权威,去小我之见,而进入大我之境。

吃亏是福,忍让为智。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良心,其后必昌。

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善恶到头终有根,只争来早与来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6.节房事:精者身之本也,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树有根即荣,根绝则枯,;人有精则活,保之则寿,损之则夭。

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刮骨钢刀。人之好色谓之可乐也,不知可乐者在一时,可哭者在一世。

谨游于房,积精为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早死。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若要身体好,结婚莫要早。想活九十九,山妻长得丑。

若要不老,还精补脑。王孙莫作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三、运动养生 1.动以养形: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抗衰延年。

百练不如一去,百走不如一抖。一日抖三抖,活到九十九。

运动能代替药物,而所有药物却不能代替运动。运动一小时,增寿六十分,常动常寿,懒动常病。

适度运动是健康之母。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人怕不动,脚怕不用。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2.静以养神。

6.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我们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讨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二是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四是关于做好当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恳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批评指导。

一、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健康观念是身心与环境处于安宁和谐的状态,是体格与心态的协调发展,即不仅要有好的躯体,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状态。

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心理不健康,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必然影响甚至损害躯体健康。所以要把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学会身心愉快地生活、树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观念,作为每个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我国魏晋时代著名养生学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

(《全三国文》卷四八)这里提到的五难,有四难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就是说几乎全部与心理有关。可见,古代养生学家谈保健养生就是以心理保健为主。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健康测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情绪有它的生理机制。

当人处在情绪状态时,会引起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收缩压从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 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

人在恐惧时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强而短促,甚至会出现中断;心跳加速,每分钟增加20次;血压也会随之增加。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对老年人来说,抑郁、烦恼、发怒等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例如,由于过分抑郁或恐惧,会导致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疾病。

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曾有过持续的消极情绪,或遭受过重大的情绪挫折。生物学实验表明,消极情绪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脑活动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机体抗癌力量下降。

在具备其他内因与外因时,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据研究,笑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激活水平。

大笑一次,身体内横膜大约可以蠕动18次,而小笑的蠕动程度略小些,笑可以促使肌肉放松。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疼痛是由于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缓和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这些主要是阐述心理保健对老年个体健康上的直接影响和意义。 2. 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基础 进入老年,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会的工作岗位,这是社会为老年人创造的安享晚年的大好机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离退休前后往往在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难于适应,心理上还出现一些毛病,如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人称为退休综合症。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争强好胜的人,事业心强的人,工作严谨的人,性格固执的人,好争好斗的人,缺乏离退休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老年社会学研究表明,退休综合症主要是由于产生的失落感、空虚感、怀旧感造成的。

失落感会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丧失时期,工作丧失了,规律丧失了,地位丧失了,优势丧失了,人际关系丧失了,进而认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尽头;空虚感会使人感到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虚无的;怀旧则容易使人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尤其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转念一思早成过去,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惨然。

在怀念过去的同事和朋友时,发现有的作古,有的丧偶,有的长病卧床,有的远隔千里无缘相见,难免无限凄凉。有调查统计表明,退休综合症一般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反应,个别人需要稍长的时间。

这种现象对绝大多数刚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就是说,探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