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

1.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地理知识点

(1)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西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湟水和青海湖.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0℃,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约低20℃

(1)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纬度位置相似

(2)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对青藏地区的气温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令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2.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3.中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

1.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由北至南)

2.山脉:新疆天山山脉、昆仑山、青海祁连山、西藏唐古拉山、西藏可可西里山、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山脉太多了。

3.民族:

(1)藏族: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种属于蒙古人种。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2)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制图案。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

4.气候:

(1)西藏:

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气温偏低,日温差大

全年分为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

(2)新疆: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

4.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急

地形:我国和世界地势最高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形为青藏高原,地表特点: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日照强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水文:我国许多河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湖泊众多为我国一大湖区青藏高原湖区,大小湖泊两千多个多咸水湖。

居民:我国藏族的聚居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是我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

经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优良牲畜有牦牛,藏南绵羊等是我国的重要牧区。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谷地(即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5.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与印度、尼泊尔、不丹毗邻;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以4000米左右的高差与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相连;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青藏高原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高原上居民稀少,人口总数还不到中国总人数的1%。

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地势的极大隆起及其能产生的强烈热力、动力作用,以及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加之此处纬度较低,故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山岭海拔超过6000米,高峰终年积雪;地形上可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羌塘-昌都、冈底斯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北面的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构造带等,属于欧亚古陆南缘的构造带,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发育了早古生代优地槽,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皱基底,晚古生代转化为稳定的盖层。

其中石炭-二叠纪出现含煤建造,暖水动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繁盛。南面的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在中晚元古代结晶基底上整合递变,从早古生代开始发育了地台盖层,海相沉积一直延续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广泛发育了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微陆块。

由于这6个构造带最新海相地层层位和作为各构造带分界的缝合带,明显地从北向南依次变新,表明青藏高原是由欧亚大陆不断向南增生,冈瓦纳古陆北缘微陆块不断解体、北移、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而产生的。始新世青藏高原结束了洋壳演化和洋壳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历史。

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已拼合的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发生大陆岩石圈俯冲。在俯冲带地壳缩短,分层变形、分层加厚。

经历了构造抬升和均衡隆升的阶段,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出现。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中更新世以来近200万年地壳隆升的结果,并且这一隆升过程至今尚未结束。

青藏高原中若干条反映不同时期洋壳的蛇绿岩带,揭示了冈瓦纳古陆不断解体,向北漂移,与欧亚古陆碰撞、拼合,欧亚古陆不断增生的历史。

6.初中地理西藏地区知识点

(1)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西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湟水和青海湖。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0℃,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约低20℃

(1)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纬度位置相似

(2)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对青藏地区的气温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令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3)青藏地区的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每年的4-9月为雨季,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青藏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并顺着横断山区的峡谷北上.

(4)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为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的牲畜。青藏地区虽然海拔高,气温较低,但是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耐温凉的青稞、小麦和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高。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主要的农业区.

(5)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青藏地区位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

(6)青藏地区独特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导致青藏地区交通十分不便。

1.以拉萨为中心的主要公路线: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等。

2. 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3.青藏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航空

4.青藏地区主要的城市:拉萨、格尔木、西宁。

7.有关青藏铁路的知识,要简略的

1是一五计划的成果。青藏铁路的开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想要富,先修路。青藏铁路的开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3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隔,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放弃、没有妥协,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与强敌的不竭力量之源

4天路

。。。。。。。。。。

8.能否给我总结一下八年级上册地理 青藏地区 知识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9.用地理知识 介绍青藏地区里的一个小地方 ······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海拔3650多米。东邻林芝地区,南与山南地区交界,西连日喀则地区,北接那曲地区。

南北最大纵距202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77千米。总面积31662平方千米。

总人口42万人。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

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