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的数学知识
二年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乘除法 1、加法与乘法的互换: 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乘法算式,因为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5+5+5+5=5X4=4X5(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如:3+3+3=3X3这样的加法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一道乘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因为一道乘法算式有两种含义。 如:4X6=4+4+4+4+4+4(表示6个4相加) =6+6+6+6 (表示4个6相加) (这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5X5=5+5+5+5+5 这样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2、乘除法各部分名称 5 X 6 = 30 乘数 乘号 乘数 等号 积 30 ÷ 5 = 6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等号 商 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3、乘除法含义 3*2=6 2个3相加的和是6。 3的2倍是6。
3个2相加的和是6。 2的3倍是6。
6÷2=3 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把6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6里面有3个2。 6是2的3倍。
4、乘法口诀: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四十二 4*3=12 表示3个4相加 3*4=12 表示4个3相加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3. 12÷3=4 也就是12里面有4个3. 表示把12每4个一份,分成了3分 也就是12里面有3个4 乘除法算式的含义要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形表述,不能死记硬背。
5、乘除法应用题:能正确解答乘除法应用题:把几个相同部分和在一起求总数的时候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相等的小份就用除法计算。
6、乘除法算式互换:能进行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相互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乘法算式中的积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而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则做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30÷5=6 5*6=30 6*5=30 4*6=24 24÷4=6 24÷6=4 7、倍数问题:先找到关键的句子“ 是 的 倍”。是前边的是大数,是后边的是小数。
也就是大数是小数的 倍。如果求大数就用乘法,求小数就用除法,求倍数也用除法。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有2个,红球的个数是白球的几倍?8÷2=4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的个数是红球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16(个) (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是白球个数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4(个) 8、有余数除法: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时候就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34÷5=6……4 读作34除以5等于6余4.其中4叫余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但是余数不一定比商小。
如:99÷10=9……9 10÷6=1……4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二、观察物体 站在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正面、上面、侧面) 侧面分左侧和右侧,在生活中左右两侧看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能正确画出不同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
三、方向与位置 1、生活中的方向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南西北。(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这四个方向) 当你面向东时,你的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你面向西时,你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当你面向北时,你的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2、图纸中的方向:一般图纸都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在图纸上会有一个向上的箭头标明北。在回答问题前先在图纸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标上北南西东四个字,然后再回答题中的问题。
如果图纸中出现了其他方向的箭头,请先找到北,并把北面转向上,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找到其他方向,然后再回答问题。 四、时、分、秒 1、钟面上的知识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在1天当中,时针转2圈,分针转24圈。 2、我们学习过的计量单位有: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日=24时 半小时=30分 1刻钟=15分 1星期=7天 长度单位:1m=100cm 人民币单位: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时 分 秒 M cm 元 角 分 3、单位名称的转换: 单名数 单名数:把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进率 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进率 3m=( )cm 想:1m=100cm 3m就是3个100cm, 100*3=300 所以3m=300cm 50角=( )元 想:10角=1元 50÷10=5,50角里有5个10角,所以50角=5元 单名数 复名数:单名数÷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130分=( )时( )分 想:60分=1时 130÷60=2……10 所以130分=1时10分 205cm=( )m( )cm 想:100cm=1m 205÷100=2……5 所以205cm=2m5cm 65分=( )角( )分 想:10分=1角 65÷10=6……5 所以65分=6角5分 复名数 单名数: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3时55分=( )分 想:1时=60分 3*60+55=235 所以3时55分=235分 2m9cm=( )cm 想:1m=100cm 2*100+9=209 所以2m9cm=209cm 3元4角=( )角 想:1元=10角 3*10+4=34 所以3。
2.五条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可以使生活得到改善。
数学虽然是我们人类的大功臣,可如果我们人类不会使用它,它仍然”无利于世”,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聪明的大脑,利用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神奇的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你一定会发现这神奇的数学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帮助着我们.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
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Rt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数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在统计学中更是如此。
它甚至可以用来避免疫病流行或减轻它们的影响力。当我们无法对全部人口采取免疫措施时,数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人必须注射疫苗以减少风险。
在艺术领域,数学仍然无处不在。音乐、绘画、雕塑……所有门类的艺术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到数学的帮助。
日本雕塑家潮惠三喜欢用几何和拓扑学来创造自己的作品,通过数学计算分割雕塑用的花岗岩。潮惠三说:“数学是宇宙语言。”
“数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看不见的文化”,它在众多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当然,普通人和科学家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认识数学,普通人一般只了解数学与生活某一方面的联系,而体会不到它与生活各个方面的关联。
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比较抽象,对实际工作没有直接的帮助,没有必要去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数学。其实不然,数学与其它科学一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睿智的科学家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
当代数学已经远不止是算术和几何,而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是计算和演绎的创造性的结合,扎根于数据而展现于抽象形式中,通过揭示现象中隐蔽的模式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它所处理的是科学中的数据、测量和观察的资料,是推断、演绎和证明,是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数、机会、形状、算法和变化。
下面举个例子,让大家体会一下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生产上、交通运输上都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飞机应当怎样侦察潜水艇的活动,有限的兵力应当怎样部署,生产应当怎样组织得更合理等等。
在二战中期,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非常猖獗,潜艇活动频繁。根据一些数学家的建议,一个用飞机进行系统巡逻的计划被采纳了。
按照这个计划,可以用尽可能少量的飞机来控制一定范围的水域。在这个计划实施以后,德国潜艇被侦察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943年2月,美国军方获悉一支日本舰队集结在南太平洋的新不列颠岛,打算越过俾斯麦海开往新几内亚。美国西南太平洋空军奉命拦截,并炸沉这支日本舰队。
从新不列颠岛到新几内亚的航线有南北两条,航程都是三天。美军得到的气象预报表明,未来三天在北路航线上阴雨连绵,而南路天气比较好。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舰队将走北路呢,还是南路?这是美军必须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因为要完成轰炸任务,首先要派出少量飞机进行侦察搜索,要求尽快地发现日本舰队,然后出动大批飞机进行轰炸。
空军司令考虑了出动少数飞机分两路进行搜索的战略,共有以下几种: 第一,搜索重点放在北路,日舰也走北路。这时虽然天气很差,能见度很低,但是因为搜索力量集中,可望在一天内发现日舰,于是就有两天的轰炸时间。
第二,索重点放在北路,可是日舰走的是南路。这时南路虽然天气比较好,但是因为搜索力量集中于北路,南路只有很少的飞机,因此也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才能发现日舰。
于是轰炸的时间也就只有两天。 第三,搜索重点放在南路,日舰却走北路。
这时北路只有为数极少的飞机,天气又很坏,得花上两天时间才能发现日舰,轰炸时间只剩下一天。 第四,搜索重点放在南路,日舰也走南路。
这时搜索的飞机比较多,天气又好,可以指望很快就能发现日舰,轰炸时间基本上有三天 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当然是第四种情况最有利。可是,打仗不能“一厢情愿”。
站在日本人的立场,当然走北路要有利得多。所以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形可能出现的机会很小。
因此,空军司令毅然决定,把搜索重点放在北路。结果不出所料,日本人果然选择了这条航线,海战基本上就在美方预期的地点发生了,结果日方遭到了惨败。
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我认为,数学的地位与哲学非常相似。
古往今来,历代哲学家都很重视数学,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在自己家的门口写下了一句话:“不懂数学者免进”。由此可见数学在哲学家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数学与哲学一样,既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表面看似抽象,。
3.【《数学日记》要生活中的要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日记一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4.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可以找找数学书。
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
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
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
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数学书中也会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