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的天文知识有哪些
1、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王勃这句诗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2、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这句诗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3、唐代卫象《古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卫象这一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5、唐代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张说这一诗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9、《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2.古诗词中的天文知识有哪些
1、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王勃这句诗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2、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这句诗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3、唐代卫象《古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
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卫象这一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5、唐代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张说这一诗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9、《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3.古诗词或者成语歇后语中蕴藏的天文学知识
1: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天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这里指辽和西夏。
4: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
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5:“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古人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4.跟星空有关的诗词
古代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感皇恩 周紫芝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
独拥寒貂犯霜晓。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
星星空满鬓,因谁有。不如办个,短蓑长钓。
唤取轻鸥伴人老。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
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游三觉山 齐己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谢师恩 赠众道友二首 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
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
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
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
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现代 三首望星空的诗 仰望星空 温家宝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
古代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感皇恩 周紫芝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
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星星空满鬓,因谁有。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唤取轻鸥伴人老。
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游三觉山 齐己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谢师恩 赠众道友二首 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
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
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
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现代 三首望星空的诗 仰望星空 温家宝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望星空 郭小川 (1) 今夜呀, 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 向星空了望。
明天哟, 一个紧要任务, 又要放在我的双肩上。 我能退缩吗? 只有迈开阔步, 踏万里重洋; 我能叫嚷困难吗? 只有挺直腰身, 承担千斤重量。
心房呵。 不许你这般激荡!——- 此刻呵, 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
而星空, 却是异样的安详。 夜深了, 风息了, 雷雨逃往他乡。
云飞了, 雾散了, 月亮躲在远方。 天海平平, 不起浪, 四围静静, 无声响。
但星空是壮丽的, 雄厚而明朗。 穹窿呵, 深又广, 在那神秘的世界里, 好象竖立着层层神秘的殿堂。
大气呵, 浓又香, 在那奇妙的海洋中, 仿佛流荡着奇妙的酒浆。 星星呵, 亮又亮, 在浩大无比的太空里, 点起万古不灭的盏盏灯光。
银河呀。 长又长, 在没有涯际的宇宙中, 架起没有尽头的桥梁。
呵,星空, 只有你, 称得起万寿无疆! 你看过多少次: 冰河解冻, 火山喷浆! 你赏过多少回: 白杨吐绿, 柳絮飞霜! 在那遥远的高处, 在那不可思议的地方, 你观尽人间美景, 饱看世界沧桑。 时间对于你, 跟空间一样– 无穷无尽, 浩浩荡荡。
(2) 呵, 望星空, 我不免感到惆怅。 说什么: 身宽气盛, 年富力强! 怎比得: 你那根深蒂固, 源远流长! 说什么: 情豪志大, 心高胆壮! 怎比得: 你那阔大胸襟, 无限容量! 我爱人间, 我在人间生长, 但比起你来, 人间还远不辉煌。
走千山, 涉万水, 登不上你的殿堂。 过大海, 越重洋, 饮不到你的酒浆。
千堆火, 万盏灯, 不如一颗小小星光亮。 千条路, 万座桥, 不如银河一节长。
我游历过半个地球, 从东方到西方。 地球的阔大幅员, 引起我的惊奇和赞赏。
可谁能知道: 宇宙里有多少星星, 是地球的姊妹行! 谁曾晓得: 天空中有多少陆地, 能够充作人类的家乡! 远方的星星呵, 你看得见地球吗? ——一片迷茫! 远方的陆地呵, 你感觉到我们的存在吗? ——怎能想象! 生命是珍贵的, 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 我写下成册的诗章; 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 又有多少机缘, 向星空了望! 在人生的行程中, 又有多少个夜晚, 见星空如此安详! 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 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 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
呵,星空, 我不免感到惆怅 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 走向北京的心脏——- (3) 忽然之间, 壮丽的星空, 一下子变了模样。 天黑了, 星小了, 高空显得暗淡无光, 云没有来, 风没有刮, 却象有一股阴霾罩天上。
天窄了, 星低了, 星空不再辉煌。 夜没有尽, 月。
5.中国古代关于天文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
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 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
“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 《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
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 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
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集合。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
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古人认为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
另外,古人还按以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
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
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
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
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1.星纪 斗牛女 2.玄枵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