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场所的清洁基本知识
医院是个神圣的地方,这里诞生了无数的生命,也送走了无数的生命!
如何做好医院的保洁工作呢?这我想是每个医院领导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个病人、病人家属乃至全体人民所关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采用拖把进行保洁工作已经过时了,而且也体现不出效率和效果!洗地机的出现,解决了医院的环境保洁难题! 1、观察室、抢救室、治疗室、重症监护室空气消毒同诊室的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 时消毒。 2、各床头柜抹布分开,用后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每日擦拭2次,各病房和科室的拖把
、抹布互相分开,用完消毒,病人出院或换病床即时对所住病床清洁消毒。 3、诊察床、诊桌、平车、轮椅每日消毒1—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用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 消毒。 4、清洁用品分开使用,治疗室、办公室、病房、厕所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用后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5、特殊保洁场所要求配备专用清洁工具,各病房和科室的拖把、抹布互相分开,用后立即清洗消毒。 6、办公室 进入医院办公室,应先敲门并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并说“对不起,我可以进来做清洁吗?”征得同意后,开始作业,作业时应避免发生大的响声,作业完毕,应询问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清洁的地方。 7、病房 进入病房,应先敲门,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清洁作业,作业完毕,应询问病人哪里做得不好,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有病人不满意的地方需重新清洁作业。避免在病人休息和用餐时进行清洁作业。清洁作业应小心,不得碰撞或污染治疗用的器具物品或药品等物件。 8、物品 作业时,对台面物品应征得同意后方可移动,清洁后物归原位。不许随意翻阅台面的资料,记录,翻看摆弄器皿及药品。 9、说话 在作业时,办公区,病房不得大声喧哗,工作性交谈也必须小声进行,不许干扰医护人员工作和病人休息。
2.手卫生知识
一、洗手指征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后。
二、洗手的方法
(一)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二)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手消毒的指征
(一)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二)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伤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
(三)接触被传染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四)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五)需要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手卫生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医疗设备)之后。 五、手卫生的注意事项
(一)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二)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
(三)不可用消毒盆浸泡作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
(四)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
3.给患者清洁需要注意什么
给患者使用便盆及尿壶给患者使用便盆前,要用热水将便盆浸暖,然后擦干,在便验沿撒些滑石粉。
给完全无法动弹的患者使用便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患者推转侧卧,将低矮一些的便盆贴住患者屁股,然后把患者翻过压住便盆。便盆及尿壶在使用过后要用稀释的消毒水彻底加以清洗。
尿壶应放在床边,患者可自己拿来使用。给患者清理卫生给患者清理卫生,使他觉得自己干净清爽,这样会鼓舞他的精神,甚至会有助于康复。
鼓励患者每天洗手、脸并刷牙两次,隔一段时间,就协助患者洗身洗头一次。
4.医学护理的基础知识
319.尿失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尊重理解患者,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3)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a指导病人饮水 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b训练膀胱功能
每1~2小时使用便盆一次c进行盆底肌锻炼 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5)留置导尿
320.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2)提供排尿的环境:(3)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4)调整体位和姿势(5)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听流水声、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等(6)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7)肌内注射卡巴可,或采用针灸治疗(8)导尿术
321.什么是导尿术?
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322.导尿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减轻痛苦。(2)协助临床诊断。(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323.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手术后(4) 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
324.留置导尿管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2)鼓励患者多饮水(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5)患者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导尿管。(6)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医学全在。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必要时作膀胱冲洗
325.膀胱冲洗的目的有哪些?
答:(1)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5.护理基础知识要点
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护理–医巫不分2、中世纪的护理–医院产生由修女担任,3、文艺复兴时期–成为独立的高尚职业,4、宗教改革–黑暗时期 ;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医院的物理环境;空间、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其中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一米床与床之间应有围帘必要时进行遮挡。
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新生儿老年人病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2~24。病室的湿度以50%~60%为宜。
开窗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白天医院理想的噪音强度应维持在35~45分贝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手术室应选用绿色或蓝色装饰使病人产生安静信任的感觉! 医院的人际关系主要有: 护患关系、病友关系、病人与其他人员的关系。 病人床单位是指住院其间医疗机构体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和设备它是病人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铺床法有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床的整理、在操作中移开床旁桌约20厘米、床旁椅15厘米. 护理入院病人入院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置、护送病人入病区。 一般病人入院后护理:准备床单位、迎接新病人、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需要时测量身高并记录、通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体检或治疗,填写入院病例和有关护理表格(用蓝钢笔逐页填写住院病例眉栏及各种表格,用红钢笔在体温单之间相应入院日和时间栏内竖写入院时间记录首次基本生命体症及身高体重填写入院登记卡诊断卡床头卡)、做好介绍与指导、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入院护理评估。
急诊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准备床单位、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配合抢救、暂留陪送人员 分级护理;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护理级别分为四级,即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特别护理的护理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
(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以及严重的内科疾患等。)护理的内容;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要绝对休息。(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护理内容;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易多活动者、幼儿等)护理内容;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和心里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选择手术前的准备阶段等)护理内容:每日巡视病人两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与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舒适;是指个体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个体身心不健全或者有缺陷,生理、心里需求不能全部满足的一种自我感觉,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预防为主,促进病人舒适;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不舒适;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
卧位;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至少每两小时变换体位。
常用的卧位;仰卧位(去枕仰卧位~麻醉病人;中凹卧位~休克病人;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导尿的病人;)、侧卧位(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肌肉注射、预防压疮)、半坐卧位(面部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后有炎症的病人、病人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端坐位(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头低足高位、(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术、妊娠期胎膜早破、跟骨和胫骨结节牵引时)、头高足低位(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病人)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前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截石位(会阴肛门部的检查、产妇分娩) 疼痛的概念;是指伴随现有或潜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疼痛的特征1.疼痛是个体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2.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3.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疼痛的护理评估;评估内容;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时间、疼痛的 性质、疼痛大的程度、疼痛的表达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四级,分别是;0级,无痛;。
6.基础护理的六洁和四无
六洁是指:口腔洁、头发洁、皮肤洁、手足洁、会阴洁、肛门洁。
四无是指: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液体外渗。基础护理除六洁和四无外还有以下几点三短:头发短、指趾甲短、胡须短。
三保持: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方法位置正确,定期更换;保持床铺清洁整齐,床单平整中线正、四角直、无碎屑、被头无空虚;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四及时:及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置。
七知道:姓名、诊断、病情及阳性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主要护理问题、主要护理措施心理状态。
7.护工的基本常识
1、协助病人维护卫生问题
一些病人因为病痛卧床不起,或者刚刚做完手术,难以移动。这样就无法自己清洁卫生,诸如:洗脸梳头、翻身擦身等。这就需要护工协助完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有助于病人恢复健康,避免因为细菌感染导致二次生病。
2、协助病人饮食
一些重症患者是无法自行完成饮食的。如植物人、双臂受伤、脊柱受伤等,都无法自行完成饮食。护工需要协助病人完成饮食,为病人喂食、喂水,保证病人的规律饮食。
3、维护病人的安全
年迈的病人或者手术后的病人,医院会要求定期出去活动以保持充足的活力,促进康复,这个时候需要护工对病人进行搀扶、推轮椅等帮助,确保病人外出活动的安全。
4、协助医护观察病人的病情
如:发热、输液时液体骤停等等状况,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前来检查。因为医生和护士不会长期待在某个病房,这就需要护工密切关注病人状况,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医生护士,确保病人不会耽误病人的救治时间。
5、其他
在护长管理下,护士指导下已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如收送上、下午各标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些其他服务,比如与病人聊天,缓解病人焦虑等等,总之就是从各个方面代替病人的家属给予病人最全面最专业的照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