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回答

试题答案:(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该反应由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 点燃 。

2P205.(2)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食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点燃 。 CO2 2H2O.(4))乙醇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它是用粮食经发酵酿制成的,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乙醇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少,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能源就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日常生活中能节约能源的事情很多,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灶具、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故答案为:(1)白烟;4P 5O2 点燃 。

2P205;(2)NaCl;(3)CH4 2O2 点燃 。 CO2 2H2O;(4)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随手关灯(或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灶具或其他合理答案).。

2.浅谈化学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答: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科技教育。广泛收集近年来化学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跨学科的专题综合训练,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的多样性。

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要求。

4、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3.浅谈化学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答: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科技教育。

广泛收集近年来化学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跨学科的专题综合训练,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的多样性。

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要求。4、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4.学以致用.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氧气、一氧化碳均含有

(1)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就快;

(3)Na2CO3、CaCO3等碳酸盐都含有碳酸根离子能和酸反应生成CO2和H2O;

(4)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1)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

(3)含有相同的碳酸根离子;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高考化学学科如何进行学以致用

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重视基础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在做题中善于总结归纳题型以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点是存在内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

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许多元素又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是理科当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化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动手、动笔的结合。

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加以解决和研究,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6.如何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答: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科技教育。广泛收集近年来化学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跨学科的专题综合训练,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的多样性。

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要求。

4、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5、化学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如参观化肥厂生产流程,纯净水制取等;通过化学讲座,广泛宣传化学方面研究成果的应用;通过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兴趣实验或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的能力。

6、化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布置课外学习题目,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利用化学知识的广泛性,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