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基础知识都考什么啊
因为考公务员一般只有法院和检察院才会加试法律专业知识,所以出版的话销量不会很大 主要是这些都用于地方公务员考试 而题目是自主出的 所以在难度和题型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今年上半年江苏的很难 而广东的非常容易)
你要找的话也只有 用当地出版的才行 否则没有效果的~以上仅是以我考过的经验来说
我是学法律的,我觉得到是不难
好多人只是死记硬背,没用的法律就是一个灵活的东西
一道题目,考的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你对法律的理解和自己见解
很多题目我们可以做出完全相反的答案来
主要是要把你的理论说通,法律使用要合理
2.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4-09-20 字体: [大 中 小] 1、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 对法律的基本看法 对行为和发行的评价 法律制度 审判程序 2、公法和司法是 前苏联法律的分类 当代中国法律的分类 西方法律的分类 古代中国法律的分类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决定特赦的权利属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 4、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罢工自由 言论 出版 集会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有条例中所列举的违反交通管理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可处以以下处罚,除了 15日以下拘留 劳动教养 200元以下罚款 警告 6、就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而言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法律规范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切犯罪的必要条件是 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 危害行为 危害后果 8、按照我国刑罚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累犯 犯罪未遂 主犯 拐卖人口情节特别严重的 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一律适用我国法律 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行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如果其本国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10、某甲破门入室行窃,正翻箱倒柜时,闻事主回家的脚步声,慌忙跳闯逃跑。
某甲的行为是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11、债的发生根据不包括 不当得利 财产继承 侵权行为 合同 12、在下列各项中,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 新闻纸 服装 电视机 药品 13、刘某的妻子去世时,家中有4000元存款,其中有2000元是半年刘的岳父去世时,由刘妻继承过来的,现在刘以及卢的岳母都要求继承刘妻的遗产,依继承法规定,该存款 刘得4000元 刘得2000元,刘的岳母得2000元 刘得3000元,刘的岳母得1000元 刘得1000元,刘的岳母得3000元 14、根据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 由该企业决定 由该企业的主管部门决定 由该企业提出方案报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由国家法律直接规定 1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对于离婚申请,必须查明 双方对于离婚是否确实处于自愿 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双方对子女问题是否已有适当处理 双方对财产问题是否已有适当处理 16、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遇到下列那种情况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罪行轻微,危害不大的 罪行较轻,有悔改表现的 17、下列各项情况中,法院应裁定民事执行终结的是 申请人表示厌弃执行 申请人撤销申请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追索抚养费案件中的权利人死亡 18、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什么时间内提出 1年 半年 2年 3个月 19、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 不应超过12海里 不应超过3海里 不应超过24海里 不应超过200海里 20、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 民事关系 涉外民事关系 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 国际之间的经济关系 是选折题 要自己选的。
3.法律基础知识有什么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中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本教材。
全书共分为绪论、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和劳动法等章节。突出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每章一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书中配有知识库和小锦囊等,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本书不仅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关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人士的参考书。
4.法律的基础知识
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法(法律)?
[法]:又称法律(就广义而言),国家按照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条例、判例、习惯法等各度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的目的在于维专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所以,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属而产生和发展,并将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5.法律基本常识
一、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
三、民事诉讼时效,通常情况下位两年,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费收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