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国庆相关的知识
建国60周年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 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漓。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2.祖国知识里面含有数学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不能由教师一人讲解,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3.关于国庆的知识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4.与国庆有关的五个知识
从(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
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到时突然出现一种先如此吧!5、运输机:如果运九研制顺利的话,应该就是它了。
6、空降兵:空降兵与99年最大不同在于除了步兵方阵,应该还会有空降装甲车方阵登场,五、二炮部队 1、在战略导弹方面:估计不会有很新的东西出现,除了东风-15、东风-21,就是东风-31或东风-31A了,东风-31 在此出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有消息说它将被改为铁路机动发射,但从84年阅兵以来,远程战略导弹一直是阅兵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所以说东风-31A或东风-41 登场也是有可能的。2、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最大的看点就在这里,几年前我国就已经试射成功了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因此在此次阅兵中亮相还是很有可能的!3、反导导弹: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就已经宣布初步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而在今年年初,我国进行了反卫星武器试验,在下认为,从我国的反卫星武器的形式——陆基动能反卫星武器来看,这决不是一种单纯的反卫星导弹,很有可能与我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有关;因为未来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功能中,反卫星功能将是其中的重要功能。
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3月9日表示,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部队已受领任务并开始了封闭式训练。阅兵村的建设也在推进中。
国庆60周年阅兵活动正在紧张筹备。按照计划,阅兵部队和装备不会在10月1日前公开亮相。
这次阅兵有“四大特点”:1.政治性强,直接关系党、国家发展大局和军队良好形象。2.标准要求高,必须努力做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组织领导、一流的武器装备、一流的训练成果和一流的精神面貌。
3.组织实施难度大,参阅要素更加齐全、装备类型更加多样、兵种专业更加全面。这次阅兵编队多,展示武器装备多,是对中国特色武装力量精锐之师的一次检阅。
阅兵涉及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警部队以及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还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4.筹备时间紧迫,从展开训练到接受检阅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今年阅兵坚持既隆重热烈又勤俭节约的原则:“隆重热烈”主要体现在阅兵继承传统上既有一定规模,又有较高的训练素质。“勤俭节约”主要体现在一些创新上。
譬如,阅兵村的建设采取了招标方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把建设成本降下来。部队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阅兵经费,确保阅兵经费都用到阅兵工作上。
“国”字号武器装备,将成为今年阅兵的一大亮点。国庆60周年大阅兵,将是历年来阵容最强大的一次阅兵。
这次阅兵将重点展示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建设的成果,以军队力量为主,以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为主。展出的所有武器都是最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
其中,歼10战机将编队登场。 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少将3月6日透露,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亮相的陆航部队将实现三大跨越:一是武器装备更加先进,参阅的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挖潜改造,火控系统、空战系统更加适合实战要求,代表了陆军航空兵的战斗力水平;二是规模更大,国庆50周年阅兵出动了25架直升机,这次将有大幅度增加;三是队形更加壮观,国庆50周年阅兵时,直升机编成了5个数量相等的编队。
国庆60周年时,编队将更加复杂、更有气势,飞行和组织难度也将更大。 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
届时,中国将举行“厉行节约”前提下的阅兵式。这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自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更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 阅兵是古今中外的一种传统军事仪式。早在古埃及、波斯、罗马时代已经有阅兵活动。
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春秋时期,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阅兵式盛行于18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的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中国人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