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下册

1.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1、数一数(1~10)2、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4、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7、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8、认识钟表(整时、半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10、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1、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加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5、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条形统计图)10、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6、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1、解决问题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4、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6、克和千克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9、找规律10、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1、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3、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6、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7、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8、可能性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1、位置和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3、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4、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5、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6、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7、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8、解决问题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3、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6、统计7、数学广角(烙饼问题)8、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1、四则运算2、位置和方向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3、观察物体4、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6、统计与可能性7、数学广角8、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1、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2、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统计7、数学广角8、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1、位置2、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3、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

2.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 百科名片 分数单位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等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数学术语 定义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百分数不可以约分,而分数一般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3)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应用范围的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而分数常常在计算、测量中的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性质 1 →分子 -→分数线 2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写作: 1 – 2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

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 分数还可以表述为一个比,例如;二分之一等于1比2,其中1分子等于前项,一 分数线等于比号,2分母等于后项,而0.5分数值则等于比值。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分数与原分数的大小相等。a/b=a*k/b*k=a÷n/b÷n(b、k、n不等于零) 分数化小数 分数化小数是先看分母的素因数有哪些,如果只有2和5,那么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不是,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注意:必须是最简分数。 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分数,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有几位分母。

例:0.45=45/100=9/20 如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例:0.3(3循环)=3/9=1/3 如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不循环的数字有几位,9后面就有几个0,而分子是用小数部分组成的数减去不循环的部分。

例:0.12(2循环)=(12-1)/90=11/90 注意:最后一定要约分。 分数产生 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非负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用一个作标准的量(度量单位)去度量另一个量,只有当量若干次正好量尽的时候,才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度量的结果。如果量若干次不能正好量尽,有两种情况: 例如,用b作标准去量a: 一种情况是把b分成n等份,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度量单位去度量a,量m次正好量尽,就表示a含有把b分成n等份以后的m个等份。

例如,把b分成4等份,用其中的一份去量a,量9次正好量尽.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用b去度量a的结果,就必须引进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度量的结果。 另一种情况是无论把b分成几等份,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度量a,都不能恰好量尽(如用圆的直径去量同一圆的周长)。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在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

为了使除法运算总可以施行,也需要引进新的一种数-分数。 综上所述,分数是在实际度量和均分中产生的。

分数分类 分类 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或分成正分数和负分数。但在数学界中一般只认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种说法。

介绍 正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子比分母小, 例:1/3 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者等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假分数包括带分数) 例:5/3、7/7、 带分数的值大于1。 注意事项 ①分母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分子可以等于0,相当于0除以任何一个数,不论分母是多少,答案都是0。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

(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分数计算 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9+5/9=2+5/9=7/9 例2:1/8+3/8=1+3/8=4/8=1/2 例3:5/9-1/9=5-1/9=4/9 例4:3/4-1/4=3-1/4=2/4=1/2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 例2:5/24+1/8=5/24+3/。

3.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下载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教学过程设计: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这是小明和小红一块去郊游的情景。

仔细观察图小明和小红带来了什么?(看见展开主题图)学生看图回答:小明和小红带来的是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只蛋糕。 师:现在把这些食物分给他们两个,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生:平均分(老师指着苹果)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的多少个苹果?师:你是怎么算的?师: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瓶矿泉水?师:很好,因为是平均分。

所以每人一样多。师:现在只有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师:怎么表示?同桌商量,你可以用一个数字,一个图形,或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生:1.有的学生会说1/2,有的学生甚至会说0.52.有的学生会有一个图形的一半来表示3.有的学生会用1÷2的算式来表示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

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

并结合课件演示)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要“平均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课件的演示也让学生能清晰的明白1/2的得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学生一起读一读: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同桌互相说一说,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看他是否说到“平均分”没有的话就,强调平均分的师: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 师: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以画阴影的方法表示出它的1/2。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能表示1/2生:因为我把它平均分成了2分,其中的阴影部分是它的1/2。

师:另一份呢? 生:也是这张纸的1/2。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小结:我们刚才折的方法不同,为什么阴影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都将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所以无论怎样折,只要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加深对“平均分”以及每一份都是它的1/2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描述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书翻到98页,自学课本。 师:(指着1/2)你知道了什么?生:1表示分子。

(板书:分子)2表示分母。(板书:分母) 1/2是什么意思?师:怎么写比较规范呢?请同学们注意.我们写分数的时候,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一件物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2就写在分母上,取其中的一份,就把一写在分子上。

师:既然如此,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个分数,同桌相互检查并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来写一个分数,其他同学看好他写的顺序是否正确。

四、巩固认识,判断辨别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涂色部分可以表示1/2吗?(图略)生:2师:为什么只有2可以呢?生:因为1、3、4没有平均分师:很好。我们在思考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平均分”【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平均分了,才能产生分数。

五、拓展延伸,认识几分之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吗? 师:那么请任意的取出一张纸,折一折,用水彩笔涂一涂,画一画,表示出你想要的分数。生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

强调:将这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师:还有不同的分数吗?师将学生折的分数写在黑板上,纸片贴在黑板上如1/4、1/3、1/12、1/6或1/8(板书)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由大到小排列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同时,运用学生做出的不同的几分之一,通过比较进行。

4.【新课标人教版小学1

一年级上册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我们的校园 10 总复习 后记一年级下册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认识时间 小小商店 10 总复习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看一看 摆一摆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二年级下册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与变换 剪一剪 4 表内除法(二)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6 克与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有多重 8 统计 10 总复习 附页三年级上册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掷一掷 10 总复习 后记三年级下册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10 总复习 后记四年级上册1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附页 后记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小管家 9 总复习 后记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 3 观察物体 4 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 5 多边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五年级下册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8 总复习六年级上册1 位置 2 分数乘法 3 分数除法 4 圆 确定起跑线 5 百分数 6 统计 合理存款 8 总复习六年级下册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 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