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高中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重要知识点
八大基本函数七金刚
解析:
(1) 八大基本函数: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常函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
(2) 七金刚
定义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单调性;
凸凹性;
函数图像(截距,零点,顶点,极点,驻点)
2.高考数学函数性质归纳
函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以一个数学专业的结合当年参加高考时对函数部分给你一些建议。
函数思想是数学思想的四大思想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函数的性质主要有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同时函数图像也算是一个性质。
初等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在具体的对应法则下理解函数的通性,掌握这些具体对应法则的性质。分段函数是重要的函数模型。对于抽象函数,通常是抓住函数特性是定义域上恒等式,利用赋值法(变量代换法)解题。主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方程,化归等。
有界性:就是判断函数的最值问题,一般根据定义域一步一步转化,比较难的就结合图像
单调性:假设x1<x2,判断f(x1)与f(x2)的大小
奇偶性:判断f(x),f(-x)的关系
周期性:f(x+T)=f(x)
祝高考顺利,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我喜欢数学,希望可以给你帮助。加油
3.所有函数的基本性质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全集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3802
4.1.3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函数的基本性质有有界性,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图像没有间断的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是有界的,sinx和cosx整体有界.奇偶性只对定义在对称区间上的函数讨论,如果f(x)=f(-x),则是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若f(x)=-f(-x),则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证明方法一般是定义法,代入验证.有些常用的性质: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乘积或商是奇函数;偶函数施加奇函数的法则是偶函数;奇函数施加偶函数的法则是偶函数,奇函数施加奇函数的法则是奇函数.如sinx是奇函数,x^2是偶函数,(sinx)^2是偶函数,sinx^2是偶函数;x^3是奇函数,sinx^3是奇函数.单调性一般只对区间讨论,方法是定义法,即设x1周期性一般用定义证明,即若f(x+T)=f(x),则T是周期.。
5.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概念知识总结
1、指数函数 ( 且 ),其中 是自变量, 叫做底数,定义域是R
2、若 ,则 叫做以 为底 的对数。记作: ( , )
其中, 叫做对数的底数, 叫做对数的真数。
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公式:
3、对数的性质
(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 中 ;
(2)1的对数等于0,即 ;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
4、常用对数 :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为:
自然对数 :以e(e=2.71828…)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为:
5、对数恒等式:
6、对数的运算性质(a>0,a≠1,M>0,N>0)
(1) ; (2) ;
(3) (注意公式的逆用)
7、对数的换底公式 ( ,且 , ,且 , ).
推论① 或 ; ② .
8、对数函数 ( ,且 ):其中, 是自变量, 叫做底数,定义域是
图像
性质 定义域:(0, ∞)
值域:R
过定点(1,0)
增函数 减函数
取值范围 0<x<1时,y<0
x>1时,y>0 0<x<1时,y>0
x>1时,y<0
9、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它们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10、幂函数 ( ),其中 是自变量。要求掌握 这五种情况(如下图)
11、幂函数 的性质及图象变化规律:
(Ⅰ)所有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Ⅱ)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Ⅲ)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
6.求高中函数的所有性质和特点归纳总结
高中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条主线, 也是最抽象的概念之一,对于这个的学习是学生的难点。数学的学习需要我们有搜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教材中是通过集合映射来揭示函数的定义的,通过学习定义域 ,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性,等函数的性质来了解函数的过程,其后通过学习一些特殊的函数来认识它,高一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后来学习的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等,为以后解决纯粹的函数论问题奠定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