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
同学们,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就连香烟盒上也写着这样的警世标语。
可最近,校园里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染上吸烟恶习的现象有所增加,对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正值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的到来,特举办《中学生吸烟的危害》专题知识讲座,希望让同学们对香烟的危害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也希望通过你们向你们的亲人做吸烟有害健康的再宣传教育。
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的烟民人数将由目前的12亿上升到16亿,因吸烟致死的人数将会由目前的每年300万人上升到1000万人。
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长期使用烟草的烟民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他们至少减寿10-15岁。每年有75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每天有将近2055人因吸烟死亡。
如果说:“世界上最严重的毒品是什么?”,最确切的答案是——烟草。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目前已拥有3亿多的烟民。
如果每人每天吸3元一包的香烟,全国每天要烧掉9个亿,一年要烧掉3285个亿。香烟有如鸦片一样,正在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财富,并将深深影响下一代。
目前,主动戒烟的人已越来越多,吸烟者戒烟主要有2种原因:一是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不允许再吸烟,如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另一种是深刻体会到吸烟的危害性,自觉戒烟。
对于前者,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且危害已明显发生。而后者,则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危害相对较小。
所以,我们应该对香烟的危害性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才能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 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1.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呢?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人体吸收。
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发生急性中毒的现象较少,这就使得许多人忽视香烟的危害性而继续吸烟。
2.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能致癌的物质。
———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
平时,呼吸道上的绒毛能不断摆动,连续将肺中的微粒和病菌扫入粘液中形成痰并将其排出,而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这些呼吸道上的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病菌长时间存留于肺中,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吸烟者咳嗽就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而使痰量大大增加了。
此外,焦油还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影响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最终将导致肺气肿。这就是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3.一氧化碳。非常容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下列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全部肺癌的85%是由吸烟引起的; 在口腔癌中,50%-70%与吸烟有关; 在肾癌和膀胱癌中,30%-40%与吸烟有关; 有10%的婴儿猝死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 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6倍;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香烟的危害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于察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同学们往往对香烟危害性的知识了解不少,但内心深处并没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未能下定决心远离烟草。
我们生物组曾在2000年以《探究香烟的危害》为课题,组织学。
2.吸烟的危害知识行
在我国男性人群中,由于吸烟
而死亡的人数正在急剧增加,1990年,全国吸烟所致死亡
人数为60万,到下世纪初将接近 100万,我国已成为世界
上吸烟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如果目前的吸烟状况持续下
去,到下世纪中叶,我国每年吸烟所致死亡人数将达 300
万。这是根据在我国进行的两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吸烟
与死亡关系调查得出的结论。
这两项调查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完
成的,共涉及 125万调查对象。调查结果今天在北京和伦
敦同时公布。
对吸烟损害健康甚至会缩短寿命的说法,有相当一部
分吸烟者不以为然。然而调查结果再度证实这确非杞人忧
天。
在上述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分布于我国24个
大城市和74个农村县的 100万个死者家庭进行回顾调查,
了解死者生前吸烟习惯,对死于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或心
血管系统疾病的成年人和死于其他疾病的对照人群进行分
析对比,发现吸烟的死亡者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
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及结核病等
各占5—8%左右;在所有城市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均为非吸烟者的 3倍左右,吸烟所致
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危险度,分
别比非吸烟者高26%、38%、13%;开始吸烟年龄越早,
则死亡危险度越大,20岁以前开始吸烟的人群,总死亡危
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34倍。
另一项研究调查了全国45个地区25万成年人的吸烟习
惯与死亡状况,发现4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73%,有2/3
的吸烟者是在年轻时开始吸烟。根据我国目前的吸烟模式
分析,未来吸烟者的死亡率将是同龄非吸烟者的 2倍。我
国现有29岁以下男性3亿多人,如果其中2亿成为吸烟者,
他们中至少有 1亿人将因吸烟而死亡,而且有一半发生在
中年期。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吸烟危害最新信息通报会”上,
专家们指出,如果吸烟者在患上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之前
戒烟,就可以在短期内避免大部分吸烟带来的危险。为证
实这一点,他们列举了英国的事实:英国是世界上吸烟人
数增加最早的国家,30年前,其吸烟死亡率居全球之首。
1965年—1995年间,英国香烟年销售量由1500亿支跌至800
亿支,同一阶段,英国35—69岁年龄段的吸烟死亡人数也
从每年8万人下降到4万人。
专家们呼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使我国的决策者和普
通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吸烟的危害。他们说,如果能成功地
劝阻青少年吸烟,将使我国30年后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显
著减少,如果到2025年有一半的成年烟民能够戒烟,那么
可使500万人避免死亡。
3.吸烟调查问卷
姓名:曹紫 年龄:18 性别: 女 1.你是否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a A 知道 B 不知道 2.在你熟悉的人中是否有人吸烟? a A 有 B 无 3.你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吗? a A 知道 B 不知道 4.你对吸烟的看法是 a A是个人选择他人不应干涉 B给人递烟更容易接近他人 C不吸烟是一种新时尚 D吸烟可以使人放松 E其他—— 5.你对吸烟的态度是 b A反感并劝阻 B反感但不劝阻 C无所谓 D赞成吸烟 6.你认为吸烟者吸烟的原因是 d A家庭影响 B朋友劝说 C电视等媒体的宣传 D其他—— 7.您的生活水平怎样? a A 一般 B 良好 C较差 8. 您的烟龄有多久? 没有 A 1-2年 B2-5年 C 5-10年 D 10年以上 9. 有过戒烟的想法吗? c A 有,成功戒掉了 B 想过,但戒不掉 C 没有 10. 家人对你吸烟的看法是否满意? a A 不满意 B 任其发展C 满意 11.您的职业是什么? f A医生 B 司机 C 股民 D教师 E 无业游民 F其它。
4.关于抽烟有害健康的知识
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可以引起肺、心血管、胃肠道的疾病,如支气管
炎、哮喘、肺气肿、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等;还可引
起肿瘤,尤其是病死率很高的肺癌;可以加重糖尿病、老年
性痴呆等。女性吸烟还会殃及后代,使新生儿体重偏低,体
质差,容易得病,智力也会受到影响。
被动吸烟,也叫抽“二手烟”。被动吸烟对心血管的损
害比抽烟的人还要严重。这是因为被动吸烟的人不能产生代
偿功能来对付烟害造成的某些心血管损伤,没有抵抗力。吸烟
对人们的健康有许多害处,因此劝您不要吸烟!
1.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更容易使人得哪些疾病呢?
答:吸烟更容易使人得气管炎、肺癌、胃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
2.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更容易使人得哪些疾病呢?
答:吸烟更容易使人得气管炎、肺癌、胃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
3.吸烟容易成瘾,造成人吸烟成瘾的物质什么?
答:尼古丁,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以将一只小白鼠杀死。
4.低焦油、柔和的淡味的香烟对健康无害吗?
答:不对,低焦油、柔和的淡味的香烟对健康仍然危害极大。
5.什么叫被动吸烟?
答:被动吸烟通常指吸入别人喷出的烟雾,每天达15分钟以上。也称为环境吸烟和吸二手烟。
6.被动吸烟有害吗?
答:被动吸烟吸入的是主动吸烟者呼出的一手烟和香烟燃烧产生的二手烟,吸入许多有毒物质,如苯、烟碱、甲醛
7.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销售国是哪个国家?
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销售国,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8.为预防控制烟草危害,儿童青少年该如何做起?
答:拒绝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
5.关于吸烟的危害的调查报告,快点
我经过上网查资料知道了:抽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国吸烟的人有5万多,平均每分钟有10个人因为吸烟而死去,而平均每分钟又有15个人染上了吸烟的恶习。而吸二手烟的有11万多人。
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会减低循环脑部之氧气及血液,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而导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风。中风原因是吸烟导致脑部血管痉挛,使血液比较容易凝结。
吸烟者中风机率较非吸烟人士高出两倍;吸烟可导致喉癌。喉癌患者以男性居多;研究发现,吸烟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粘性增加,这使血液更容易凝固,从而容易在冠状动脉中形成血栓。
同时,吸烟还会使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这使脂肪物质容易在血管内沉积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其内腔便会变细,一旦血液在里面凝固动脉便被塞住,这时氧气便不能被送到该部分的心脏肌肉中去,而心肌细胞便会因缺氧而衰竭死亡,这便是心肌梗死。
局部的心肌梗死会使人发生心绞痛,大范围的心肌梗死则会使人休克,或者由于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而死亡,这便是急性心肌梗死。吸烟令血管收缩,减慢血液及氧份循环,最终导致血管壁变厚,诱发冠心病及中风。
吸烟会令手脚血液流通完全受阻,以致截肢;医生们对吸烟人的劝告是:如果你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或心脏病家族史,你就应立刻停止吸烟,因为吸烟会使你罹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提高几十倍。因吸烟而导致的心脏病死亡率占全部的25%。
50岁以上吸烟人士的患病率提高2倍。50岁以下吸烟人士的患病率提高9至14倍; 吸烟会引致肺癌。
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一个人每天吸食十支烟,其患病率是非吸烟人士之十倍。
被破坏的细胞不能回复正常。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
(到目前为止,肺癌是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一种癌症,同时肺癌几乎无法早期发 现。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3年后的存活率低于5%,5年后的存活率几乎为零。
医生们建 议:吸烟人应每隔3~6个月做一次胸部透 视,如出现干咳、痰中有血丝、胸内隐痛及发热等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去医院进行痰脱落细胞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早期发现肺癌的可能性。)
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重度肺气肿患者是十分痛苦的,为了吸入足够的氧气,他们不得不上体直立且高频率地喘息,即使在平地上他们也必须慢慢地行走。
有些更严重的患者则必须依靠氧气袋才能维持生命,他们在有生之年必须集中全部的努力去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喘气;有的医生认为,与肺气肿相比,肺癌应算作是一种十分仁慈的疾病,因为肺癌使人痛苦的时间与肺气肿相比要短得多;患有肠胃性疾病者,吸烟足以使肠胃病更恶化。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处的愈合会减慢,甚至演变为慢性病。
吸烟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唾液及胃液的分泌,使胃肠时常出现紧张状态,导致吸烟者食欲不振。另外,尼古丁会使胃肠黏膜的血管收缩,亦令食欲减退; 吸烟人士的断骨康复期要比不吸烟人士长。
可能是烟所含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拖缓了骨胳的再生的进度。尼古丁令血管收缩,降低了流到新生骨骼的血量。
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亦同时减少进入身体的氧气比率。吸烟会引致盘骨炎及背痛。
每天抽烟十支以上,将盘骨炎患病率提高一倍。有严重背痛的人大部份都有很大烟瘾,这是由于吸烟会引致流向关节盘的血液减少,关节盘因而提早退化。
吸烟会引致关节炎。每天吸食一包烟,将提高患病率达50%。
停经后女性吸烟者更容易患骨折及关节病。吸烟导致骨质流失更快。
妇女由青春期至踏入更年期,每日持续吸烟一包,其骨骼比非吸烟者少百分之五至十。当步入更年期后吸烟者的骨质流失率更快。
吸烟会干扰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骨骼发展的重要荷尔蒙;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气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因为吸烟能引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及其和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吸烟会加重肝脏负担。
经常抽烟会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作用,令血中脂肪增加,使到良性胆固醇减少,恶性胆固醇增加。这个原因令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加负担;吸烟会导致结肠癌。
患此癌的机会则与吸食烟草的份量成正比。研究显示停止吸烟虽然可以减低其他疾病例如心脏病、肺癌等的机会,但患上结肠癌的危险就仍然非常大;吸烟会引起白内障,影响视力。
研究显示每天吸烟超过一包的白内障患者是从不吸烟者的2倍;吸烟对脊髓的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使吸烟男人性欲变弱,又由于吸烟能使血管收缩、痉挛,引起末梢血循环障碍。因此,吸烟是导致阳萎的最主要原因。
澳洲和加拿大已在香烟盒上直截了当地印上这个信息。另外,吸烟可影响精子的活力,使畸形精子增多,停止吸烟三至六个月后,方可恢复正常。
如想要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婴儿专家提倡一定要停止吸烟三到六个月;二手烟是由香烟、烟斗或雪茄燃烧时,飘出来或吸烟者抽烟时呼出的一种混合烟雾。在许多吸烟的场所中,二手烟是最常接触到的污染物。
6.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题
法制宣传_吸烟与健康知识竞赛题 1.烟草燃烧时,烟雾中一般不含有以下哪种有害物质: ①尼古丁②烟焦油③福尔马林 2.下列哪组疾病均与吸烟关系密切? ①冠心病、肺癌②感冒、病毒性肝炎③肺癌、艾滋病 3.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约有多少种? ①2500②4700③6800 4.目前全球每年因吸烟引起的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达 ①100万②98·9万③490万 5.出售烟草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其引起的社会疾病负担相比: ①经济效益大于疾病负担②经济效益等于疾病负担③经济效益小于疾病负担 6.吸烟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如何? ①关系密切②没有关系③不知道 7.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中有下列哪一条? ①戒烟限酒;②戒酒限烟;③少烟多酒 8.目前我国的烟草消费在全世界列第几位? ①第一位②第二位③第三位 9.最常见的肿瘤是 ①肺癌②胃癌③肝癌 10.根据有关规定,烟盒上必须标有以下哪种警示? ①“禁止吸烟”②“请勿吸烟”③“吸烟有害健康” 11.我国政府何时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①2001年②2002年③2003年 1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具备下列哪一项性质? ①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卫生多边条约 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内法律 ③国务院颁布的重要法规 13.我国目前的吸烟人群约有 ①3·5亿人②3亿人③2·5亿人 14.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7条的规定,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①可以吸烟②可少量吸烟③不得吸烟 15.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①5月28日②5月31日③6月3日 16.今年第17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 ①控制吸烟,减少贫困②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③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17.下列哪一项法律与控制吸烟有关? ①传染病防治法②广告法③献血法 18.我国目前是否允许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发布烟草广告? ①允许②不允许③不清楚 19.被动吸烟对健康有无危害? ①没有危害②危害不大③危害比主动吸烟更严重 20.下面关于控烟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①控烟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②吸烟与不吸烟是个人的事,谁也管不着 ③开展控烟活动有利于中华民族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吸烟与健康知识竞赛题 1.烟草燃烧时,烟雾中一般不含有以下哪种有害物质: ①尼古丁②烟焦油③福尔马林 2.下列哪组疾病均与吸烟关系密切? ①冠心病、肺癌②感冒、病毒性肝炎③肺癌、艾滋病 3.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约有多少种? ①2500②4700③6800 4.目前全球每年因吸烟引起的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达 ①100万②98·9万③490万 5.出售烟草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其引起的社会疾病负担相比: ①经济效益大于疾病负担②经济效益等于疾病负担③经济效益小于疾病负担 6.吸烟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如何? ①关系密切②没有关系③不知道 7.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中有下列哪一条? ①戒烟限酒;②戒酒限烟;③少烟多酒 8.目前我国的烟草消费在全世界列第几位? ①第一位②第二位③第三位 9.最常见的肿瘤是 ①肺癌②胃癌③肝癌 10.根据有关规定,烟盒上必须标有以下哪种警示? ①“禁止吸烟”②“请勿吸烟”③“吸烟有害健康” 11.我国政府何时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①2001年②2002年③2003年 1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具备下列哪一项性质? ①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卫生多边条约 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内法律 ③国务院颁布的重要法规 13.我国目前的吸烟人群约有 ①3·5亿人②3亿人③2·5亿人 14.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7条的规定,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①可以吸烟②可少量吸烟③不得吸烟 15.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①5月28日②5月31日③6月3日 16.今年第17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 ①控制吸烟,减少贫困②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③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17.下列哪一项法律与控制吸烟有关? ①传染病防治法②广告法③献血法 18.我国目前是否允许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发布烟草广告?。
7.吸烟调查问卷
姓名:曹紫 年龄:18 性别: 女1.你是否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aA 知道 B 不知道 2.在你熟悉的人中是否有人吸烟? aA 有 B 无 3.你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吗? aA 知道 B 不知道 4.你对吸烟的看法是 aA是个人选择他人不应干涉 B给人递烟更容易接近他人 C不吸烟是一种新时尚 D吸烟可以使人放松 E其他—— 5.你对吸烟的态度是 bA反感并劝阻 B反感但不劝阻 C无所谓 D赞成吸烟 6.你认为吸烟者吸烟的原因是 dA家庭影响 B朋友劝说 C电视等媒体的宣传 D其他—— 7.您的生活水平怎样? aA 一般 B 良好 C较差 8. 您的烟龄有多久? 没有A 1-2年 B2-5年 C 5-10年 D 10年以上 9. 有过戒烟的想法吗? cA 有,成功戒掉了 B 想过,但戒不掉 C 没有 10. 家人对你吸烟的看法是否满意? aA 不满意 B 任其发展C 满意 11.您的职业是什么? fA医生 B 司机 C 股民 D教师 E 无业游民 F其它。
8.2010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目前已拥有3亿多的烟民。
如果每人每天吸3元一包的香烟,全国每天要烧掉9个亿,一年要烧掉3285个亿。香烟有如鸦片一样,正在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财富,并将深深影响下一代。
目前,主动戒烟的人已越来越多,吸烟者戒烟主要有2种原因:一是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不允许再吸烟,如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另一种是深刻体会到吸烟的危害性,自觉戒烟。
对于前者,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且危害已明显发生。而后者,则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危害相对较小。
所以,我们应该对香烟的危害性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才能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 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1.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呢?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人体吸收。
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发生急性中毒的现象较少,这就使得许多人忽视香烟的危害性而继续吸烟。
2.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能致癌的物质。
———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
平时,呼吸道上的绒毛能不断摆动,连续将肺中的微粒和病菌扫入粘液中形成痰并将其排出,而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这些呼吸道上的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病菌长时间存留于肺中,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吸烟者咳嗽就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而使痰量大大增加了。
此外,焦油还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影响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最终将导致肺气肿。这就是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3.一氧化碳。非常容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下列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全部肺癌的85%是由吸烟引起的; 在口腔癌中,50%-70%与吸烟有关; 在肾癌和膀胱癌中,30%-40%与吸烟有关; 有10%的婴儿猝死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 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6倍;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香烟的危害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于察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同学们往往对香烟危害性的知识了解不少,但内心深处并没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未能下定决心远离烟草。
我们生物组曾在2000年以《探究香烟的危害》为课题,组织学生以金鱼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方法是:向两个盛有金鱼和500ml水的鱼缸中分别排入无过滤的香烟烟雾(模拟被动吸烟)和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模拟主动吸烟),观察并记录金鱼的活动情况及致金鱼死亡的香烟支数。
结果:直接排入无过滤的香烟烟雾,5支香烟可致金鱼死亡;而排入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6支半也可导致金鱼死亡。这个实验清楚地说明了香烟的烟雾对金鱼有明显的伤害作用。
同时也说明了香烟的过滤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被动吸烟(即二手烟)的危害性更大。
本课题也因此在2001.8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活动项目全国三等奖。 二、吸烟的三大误区。
1.只吐不吸。有的人也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但又无法解脱,于是,便认为只要不吸进去就不会造成伤害,其实不然。
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支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