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初起的火灾应该如何处理呢
1、发生火灾后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车。
2、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救。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3、扑灭火苗可就地取材,如用灭火器灭火或使用砂土不、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 4、及时组织人员用脸盆、水桶等传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墙式消火栓出水灭火。
5、可移动物品着火,可视情将着火物品搬到室外灭火。 6、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油锅中的火,应马上熄掉炉火,迅速用锅盖覆盖灭火。
7、燃气灶具着火,要设法关闭阀门或用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门。 8、着火处附近的可燃物要及时搬移到安全的地方。
9、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同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0、可充分利用室内设施自救,如:用毛巾塞紧门缝,打开水龙头把水泼在地上降温,躲进放满水的浴缸内等,但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大橱内避难。 11、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舞厅、影剧院等)遇到火灾,其内人员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门(安全通道)方向分流疏散撤离,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害。
2.扑灭初期火灾的方法
(1)无论自家或邻居起火,都应立即报警并积极进行扑救; (2)在有人被围困的情况下,要首先救人; (3)发现封闭的房间内起火,不要随便打开门窗,防止新鲜空气进入,扩大燃烧; (4)室内起火后,如果火势一时难以控制扑灭,要先将室内的液化气罐和汽油等易燃易爆竹危险品抢出; (5)家用电气设备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灭火器进行扑救,或用湿棉被、帆布等将火窒息; (6)厨房着火,最常见的是油锅起火,要立即用锅盖、蔬菜窒息灭火或灭火器灭火; (7)家用液化石油气罐着火时,灭火的关键是切断气源。
答案来源于消防商务网。
3.初起火灾怎样扑救
先要冷静,先切断电源,看是什么样东西着火了,再想法扑救。看看下面的:
如何应对初起火灾
火场上,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在初起阶段,火灾比较易于扑救和控制,据调查,约有45%以上的初起火灾是由当事人或义务消防队员扑灭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初起火灾呢?
一、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
单位、部门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消防知识的学习训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如参加各类消防培训、参观消防站(我省各市、县消防站均已对外开放)、订阅消防科普书刊、点击消防网站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训练,具备一定的灭火知识和技能,是成功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2002年8月26日晚suncity288,因爸爸、妈妈陪爷爷在医院看病,宿迁市实验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独自一人在家。当时停电,他点燃蜡烛躺在床上看书,不慎在其进入梦乡时蜡烛燃尽,引燃了凉席,也烤醒了他。见到火起,他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地跑去洗漱间取来用于擦地板的湿枕巾,往火苗上一盖,火被扑灭了。这名学生成功处置初起火灾的本领就来自江苏省消防总队向小学生赠阅的《小学消防课本》。
二、及时准确的报警是控制火势蔓延的关键
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都要立即报警,一方面要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如单位失火要向周围人员发出呼救信号,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等,另一方面要向 “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不管火势大小,只要发现起火就应向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即使有能力扑灭火灾,一般也应当报警。因为火势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扑救方法不当,或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了解不够,或灭火器材的效用所限等,都可能控制不了火势而酿成火灾。
4.火灾初起的几个要点
分享到什么是火灾的初起阶段?火灾的初起阶段是指火灾还局限于起火部位或起火空间内燃烧,火焰并没有突破墙板、顶棚等建筑构件,火势还没有发展蔓延到其他场所的火灾发展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如果能在火灾初起阶段及时发现并控制火势,火灾损失就会大大降低。如何扑救初起火灾?1、冷却灭火法。
此方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底到自然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人们常常用水扑救火灾就是这个道理。2、隔离灭火法。
此方法就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物质转移至安全地点、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建立阻止火灾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3、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因断氧而熄灭。
4、抑制灭火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达到灭火目的。
5.怎么扑救初起火灾
首先要冷静,先切断电源,看是什么样东西着火了,再想法扑救。看看下面的:
如何应对初起火灾
火场上,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在初起阶段,火灾比较易于扑救和控制,据调查,约有45%以上的初起火灾是由当事人或义务消防队员扑灭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初起火灾呢?
一、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
单位、部门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消防知识的学习训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如参加各类消防培训、参观消防站(我省各市、县消防站均已对外开放)、订阅消防科普书刊、点击消防网站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训练,具备一定的灭火知识和技能,是成功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2002年8月26日晚,因爸爸、妈妈陪爷爷在医院看病,宿迁市实验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独自一人在家。当时停电,他点燃蜡烛躺在床上看书,不慎在其进入梦乡时蜡烛燃尽,引燃了凉席,也烤醒了他。见到火起,他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地跑去洗漱间取来用于擦地板的湿枕巾,往火苗上一盖,火被扑灭了。这名学生成功处置初起火灾的本领就来自江苏省消防总队向小学生赠阅的《小学消防课本》。
二、及时准确的报警是控制火势蔓延的关键
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都要立即报警,一方面要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如单位失火要向周围人员发出呼救信号,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等,另一方面要向 “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不管火势大小,只要发现起火就应向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即使有能力扑灭火灾,一般也应当报警。因为火势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扑救方法不当,或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了解不够,或灭火器材的效用所限等,都可能控制不了火势而酿成火灾。
三、疏散与抢救被困人员是火灾初起时的首要任务
火灾发生时,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在场人员必须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尤其是人员集中场所,更要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组织人员疏散,要通过喊话引导,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及时打开疏散通道等方法措施,积极抢救被烟火围困的人员。只要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是可以安全疏散或通过自救而脱离险境的。
四、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保证
面对初起火灾,必须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科学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剂。
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也可用水冷却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或容器,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扩散;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窒息灭火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采用湿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等不燃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着火孔洞、桶口等,都是窒息灭火法。另外,居民油锅起火,将锅盖盖上即可灭火,如果液化石油气器具发生火灾,在关闭阀门无效或没有条件关闭阀门断绝气源的情况下,可用浸湿的棉被覆盖燃烧器具使火窒息,灭火以后打开门窗驱散室内气体。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泡沫和卤代烷灭火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