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力量
科技在以下四个点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1、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更加容易,并更多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易和投资策略可以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交易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监管机构可以更高效地分析、预警和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2、助力我国金融业“弯道超车”: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术,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传统金融行业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员工重复劳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金融科技产品已走在了国外金融机构的前列,未来,我国金融机构有望基于金融科技的技术与成果实现“弯道超车”。
3.实现民生普惠: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4、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借助金融基础设施和科学信息技术管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我国金融科技成果。不同国家文化及政治经济的差异,使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金融与经济数据信息共享备受挑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抓手将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
扩展资料:
坚持科技创新要做到以下三个要点:
1、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党的坚强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保障。
2、要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
要真正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动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和重要的价值导向。
3、要大力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在基础前沿领域超前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的研发部署。以更大力度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价值链位势。突破核心技术短板制约,发挥优势,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重大技术攻关。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科技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网-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经济社会发展
2.求演讲稿《科技的力量》
我总以为,有春风拂过的地方一定会留下生机盎然,因为春风的柔情里满含着活力;我总相信,有你走过的地方一定会留下阳光明媚,因为你的笑容是那么名朗而自然,而科技,科技走过的地方又会留下什么呢?
在此,我不想说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到今天的电子打火经历了多少次改造的过程;我不想说从古人的徒步远行到今天的太空遨游倾注了多少科学家的心血;我不想说从40年代庞大的计算机到今天的掌上电脑走过了多么艰辛的历程,又注入了多高的科技含量,我不想说……,我只想用我所看到的和我所经历过的来谈谈科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
当然在科技建设中少不了科学家的存在。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他们的成功理所当然的源于科技,科技也就这样留下了见证中国成长的脚印。
记得很久以前,手机的用途几乎只有打电话,可是前几年,手机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外观漂亮多了,而且用途也多了,可以用手机拍照、开会、上网、发短信息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让我们的生活更为方便,也让我更加领会到了科技的力量
在科技日益发展中,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作为一个中学生,本职工作我不想说是好好学习,而是要学会创新。人类得益于科技,科技得益于创新,创新是科技的灵魂。现代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余饭后,人们总也少不了聊上几句“基因技术”,从基因工程“让人活到一千岁”的梦想;到纳米技术“包你穿衣不用洗”的诺言;从人工智能“送你一只可爱机器狗”的温馨,到转基因技术“让老鼠长出人耳朵”的奇观。这基因技术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技术等待着我们创新发现。作为一个峰峰人,单凭自己力量是做不到和谐峰峰,生态峰峰,绿色峰峰。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应该要宣传了。让我们携手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科技让中国了解峰峰,让世人知道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的、绿色的峰峰这些新科技正在逐步地改善我们的生活。从曾经一个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的国家到现在的拥有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大国,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多少的困难与坎坷,但是我们的祖国还是挺过来了,因为我们的祖国坚信——科技不仅改变命运,还可改变未来。催征的战鼓已经敲响了,让我们携手向前,再向前;让科技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把科技推得高些,更高些……
3.来一篇【知识就是力量】的【演讲稿】 字数700左右 不要太离谱了 谢
在知识引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有些职工想干好工作,想干出点事业来,可由于缺乏技术,一些新的高科技术设备,不会操作、不会应用,致使许多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加快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步伐已是势在必行。胜采三矿采油7队积极从大力宣传“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就是力量”的观念做起,教育职工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权益、发挥自身的才能,积极投身到油田的开发建设当中。
同时该队还注重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大职工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变以往的数学方式,开展多方面培训活动,使职工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逐步变成“ 我要学”,不断激发了职工们的学习热情,为全面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凝聚了力量。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英雄人物。
和平年代,共产党员郑培民、牛玉儒、李进龙等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在工作中一马当先,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已,在能力上先拔头筹,在观念上敢为人先,事事“先”字当头。“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成就未来”,这是来自采油7队的维修班班长于爱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
他叫于爱波,35岁,党员,自94年调入采油七队以来,先后在采油工、维修工岗位工作,曾担任3451岗、N9岗班长,现担任维修班班长。在工作上,他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带领维修班的几名同志负责了全了103口油水井设备、拖拉机维修以及队上的各项维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维修班也多次被评为文明建设先进班组、矿平安班组,他本人也连续6年获得采油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说:要想使技术有用武之地,我认为必须先掌握一定的业务理论水平,原因很简单,没有知识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又何谈“力量”?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时刻不忘加压、充电,以此来补充、补足更多知识,力求适应岗位的需要。
一个个典型的人物,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广大职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工作岗位,发挥模范作用,紧密围绕我矿的中心工作贡献聪明才智,推动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她叫王芝,是地质技术员,虽然她的工作性质决定不能在前线踏冰卧雪,战天斗地,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勇于奉献。为了摸措施,上产量,她找资料,看曲线,白天一忙就是一天,晚上还要学习,充电。
资料室人员少,实在是很辛苦。可王芝却说:“是干部就要奉献,要采油,先采技术。”
她连续几天加班加点,腰酸腿疼,可她却从未叫苦喊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干部的情怀。油井三班班长韩明珍是一个吃苦在前,敢想敢干的老党员。
在班组中,急、维、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操作坑中那个满身油污的人是他;抽油机上那个登高攀险的人是他;管线穿孔现场,那个汗流满面的人还是他。
敢想敢干的背后是丰富的岗位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创新的思维方式,每一道重要工序,每一个阀门开关,每一项主要参数,他都严格把关,丝毫的漏洞都逃不过他的双眼。维修班班员李建军,虽然他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他向党员看齐,时时刻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他言语不多,工作上却是拿得起,放得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令人称赞。采油七队设备老化腐蚀严重,管线穿孔频繁,遇上这些困难,李建军从不畏惧。
夏日炎炎,他在高密的草丛中挥汗如雨;寒冷的冬季他跪在深深地泥坑中焊接。难干的维修工程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荒原上恶劣的天气磨炼出他坚毅的性格。
李建军就是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唱响了一曲曲战天斗地地青春之歌。是啊,多少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多少个寒冷的秋夜,他们包裹在深蓝色工衣下坚强的身躯,奔波在一台台抽油机旁,巡视在一条条纵横的输油管线边。
在生产险情面前,有他们如山的身影;在战穿孔、抢开井的会战中,有他们坚毅的笑容。深夜值班,最后休息的是他们,小队里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他们的心;院子里的灯是否还有没关闭的,水管要开一点,这么冷的天,可不能让它冻了;资料室、会计室要去巡视,别给盗窃分子钻了空子。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春风化雨般融入职工的心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采油三矿采油七队的职工们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学习不止,改造不止,奋斗不止,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拼搏意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坚忍不拔、挫不言败的斗志,为胜采厂的明天献技献策!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办量”。一语道破了知识的价值所在,的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知识的洪流中川流不息,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的动力。
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袭着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工业经济发展到机械工业经济,每一个称呼的改变都透露出知识的力量,知识不仅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能改变人的一生。
4.公司技术力量说明
公司技术力量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说明: 1、人力资源方面。
公司有多少电脑系统方面技术专家、都是什么技术级别的(比如获得哪些技术证书),有几年的技术维护资历,做过哪些大项目,出过哪些成果,得到过客户单位的什么褒奖等等。主要向客户展示公司里的雄厚人才资源实力; 2、公司技术装备实力。
针对电脑系统维护,都有哪些专业技术设备,比如专门的检测软件平台?硬件设施等等; 3、管理和经验实力。公司对项目有哪些成果管理经验,对突发事故有哪些成果案例?是否有对有名大企业成功代维案例等等。
5.中国的科技力量怎么样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1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的科技事业,却实现了巨大的跃升。
盘点10年来我国科技成就,不妨从一些数字的变化谈起: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比2000年—2005年间提高约8个百分点;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1年的2600万人提升到2011年的620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已双双跃升至世界第一;我国R&D经费支出额已从10年前的1042亿元提高到8610亿元,世界排名从第7位跃居至第3位;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从第8位迅速跃居至世界第2位…… 数字展现着中国科技的力量,记录着中国科技发展10年成长轨迹。 就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与创新型国家差距迅速缩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2011》报告显示,在占世界研发经费支出98%的40个国家中,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已由2001年的第37位上升到第20位。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国际排名将进入世界前18位。
该研究院还对我国历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 10年来,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平稳快速增长。
2001年—2010年间,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从第8位迅速跃居至第2位,总量已经达到12.2万篇。SCI收录的中国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8.6%。
从各学科看,我国有6个学科的SCI论文10年累计数居世界前3名,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2001年—2011年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以30%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2011年达到41.6万件,仅次于日本而居世界第2位。
科技论文与专利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与科技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力度密切相关。我国科技活动产出效率稳步提高,一些指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2010年我国学术部门单位R&D经费的SCI论文产出量(2010年的论文数与2008年R&D经费之比)为7.1篇/百万美元,是2001年的1.3倍,在学术部门R&D经费超过80亿美元的10个国家中位居首位。2011年我国每百万美元R&D经费的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2011年的专利数与2008年R&D经费之比)为1.6件,是2001年(0.7件)的2.1倍;分别是2010年德国的13.9倍、美国的5.6倍和日本的1.3倍。
在世界主要专利产出大国中,我国R&D经费的发明专利产出效率居首位。 在大幅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
一方面,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员素质大幅提升。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有了大幅增长,从2001年的2600万人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6200万人;同时,2001年全社会投入R&D活动的研发人员为96万人年,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突破280万人年。
10年间,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已双双跃升至世界第1位。 与此同时,我国研发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大幅提高。
根据2009年第2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数据,全国研究开发机构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已达到9.2万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已达到23.5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8倍和3.7倍。 另一方面,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总量已居世界第3位。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01年,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为703亿元,到2011年则已达到约4900亿元,对贯穿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给予强大支持。
10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额已从1042亿元提高到8610亿元,世界排名从第7位跃居至第3位。R&D经费与GDP的比值是测度一个国家R&D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
我国这一比例保持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1.83%,比2001年提高了0.88个百分点,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领先位置。 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课题)51904项,较“十五”增长12.5%,中央财政拨款932.2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31倍。国家科技计划参与人员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约为37%。
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出版专著21.6亿字,发表论文43.4万篇,其中国际论文17.6万篇,申请专利9.1万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3万项,获得授权专利3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万项。 经过10年努力,积极引进先进的资本运作管理理念,广开科技合作引资渠道,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政策性金融和创业风险投资较快发展,科技担保、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开展。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管理的资本总量达3198亿元。
自2009年10月国家推出创业板到2011年末,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达到281家,融资超过2500亿元。 10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也日趋稳健。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2001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的60.4%,到2010年全国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达5185.5亿元,占。
6.请问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两个命题在对待科学知识
先是积极影响,在是消极影响,造成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应该不会错的。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是的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有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知识产权的专属性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1、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而言,知识产权的专属性也就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权利人可以从中获利。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利
2、当出现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时,因为专属性的特性,可能会制约他人权利的行使或某个行业的整体发展。——弊
要达到两者的平衡,就需要法律或政策的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