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有关地理知识的书籍或刊物的心得或体会
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就走过了高考,走过了那些难忘的时刻,时间虽然带走了许多,但始终带不走的是我对地理的那份激情,那份执着。地理,我将永不放弃。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复习地理时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的地理考生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紧扣课本
平常我们做过的题目也许早就不下千条万条,但它们的最终来源仍是课本,脱离了课本就像没有根的大树一样,只会灭亡。这一点在高考说明上也作为重点予以强调了。
在课本上,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地图。
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一直是重点,一张地图可以包括许多的地理事物,但用文字是无法代替的。图虽然经常被老师们提出来,但还是容易被学生所忽略,考地理无非就是考地图,不懂地图,就是不懂地理。
综观历来高考,图一直是占很大比重的,想拿高分,地图你就千万不可忽略。
尤其是我们要将一些著名的地理事物反映(落实)到图上,像秦岭、三峡水电站、商品粮基地等位置,用图代替文字是高考的必然趋势。
2.划清重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
一些知识点一直出在高考题中,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整合,列出专题,对它们要有深层的了解,知道它们的成因、分布等相关内容;将这些题目成为送分题,像历来的气候、洋流一直都是,列出专题,搞清它们仍势在必行。
3.剖析难点,内在分析,找出灵魂。
自然地理一直是高考中地理的难点,对这些薄弱环节尤其要重点解决,对它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核心,化难为易,变弱为强,并且要多次咀嚼,多次研究,方能掌握。
二、总结练习中的过失,提高水平
做题出错是难免的,一次可以,二次可饶,多次则不行,要避免这些不该失的分,我们就必须准备一本错题集,总结过失,变错为对,提高考练效果,提高自身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三、抓典型,找模式,灵活运用
许多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形不同质都同,要提高我们的速度和准确率,我们就必须会抓典型,积累模式,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如:
影响: 利、弊 原因:自然(水、土壤、光热)、人为
城市化问题治理→上海工业区治理→鲁尔区
荒漠化→西北地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区
有了它们,我们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脱离材料。
四、关注时事、热点、省情、国情
时事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江苏第一次独立命题结果也考到江苏自己省情的开放题,分值竟占到20分,多关注这些事物,多加了解应付多变的高考,有百利而无一害。
五、整合答案要讲究
1.用词的准确性→专业术语,如“盛行西风”→不可用“西风带”代替。2.语句的连贯性。3.字迹要清晰。
高考批阅是流水作业,字迹不清,分数会大打折扣。
但是仅有这些牢固的基础做底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来调节,来为高考服务。
首先,我们要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学好地理的前提,无兴趣,则无其它而言。
其次,对待练习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将平常的练习用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只有这样,高考才可能以平常的心态自由发挥。
再次,对待难题、生题,不要惧怕,学会冷静,用平和的心态去答题,去探索答案,效果会更好。若实在不行,放弃为妙,去拿能拿的分,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取舍不当,得不偿失。
最后,注重劳逸结合,尤其在高考前夕,注意休息,适度放松情绪,保持健康的体魄去参加高考。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高考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2.请推荐一本实用的介绍地理知识的图书
供参考
杂志:<<;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书籍:地图是最重要的
<<;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
<<;中国地图集>>
<<;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其他书籍中课本是最重要的
专业的当然是大学教材啦
<<;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貌学>>
<<;世界自然地理>>
<<;中国地理>>
不再赘述!
一些少儿读物如
<<;外国名城>>
<<;世界地理知识>>
<<;中国地理知识>>;想对世界地理有大致的了解 就去看吧!
一些旅游图书
<<;一生中要去的一百个地方>>
只要留心到处都是地理知识,都是学习地理的好材料!
3.求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
杂志(按我个人感觉的性价比排名):《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文明》《国家人文地理》《地图》《博物》《大自然探索》《中国科学探险》《世界博览》(中国卷/世界卷)《世界知识画报》《中华遗产》.
精华基本在此,其实相互之间的内容难免有所重复,所以选择两三种即可.
图书:《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地球素描》《万物简史》》《地球探秘》《原来如此》丛书(《沧桑变幻的地理》《万方纵横的交通》《生生不息的植物》《传输力量的能源》《无限寥廓的宇宙》《千姿万态的动物》《沟通世界的通讯》《亘古繁衍的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无所不在的材料》)《地质旅行》《趣味矿物学》《探险大自然》等等.这都是我书架上的书,还有很多.我不太看教科书或教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