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中兴趣分为哪些类型
农业兴趣
喜欢播种、耕地、观察庄稼生长、收割谷物、喜欢饲养牲畜和家
禽
艺术兴趣
喜欢用颜料、黏土、织物、家具、服装等来表达美和色彩的协调
运动兴趣
喜欢体育活动,如跑步、跳跃和团队运动,通过运动保持身材,
喜欢看体育节目等
商业
/
经济兴
趣
喜欢参加买卖、销售、贸易产品和服务等商业活动,喜欢拥有企
业或在企业里从事管理或工作,喜欢参与财政事务,关注经济结
果
档案
/
办公室
工作兴趣
喜欢从事作商业记录、整理资料、打字、撰写报告、为计算程序
准备数据等注重细节、准确和整洁性的工作
沟通兴趣
喜欢通过写作、演讲或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学识的活
动,喜欢向别人讲述故事或提供信息
电子兴趣
喜欢电子方面的工作,如电报、拆收音机或电视机、组装或修理
计算机等
工程兴趣
喜欢进行工程、机械、建筑、桥梁和化工厂等方面的设计
家务兴趣
喜欢家务活动,如打扫屋子、看管孩子、做饭、缝补衣服和管理
家务等
文学兴趣
喜欢阅读小说、诗词、文章、论文等
管理兴趣
喜欢为自己和别人制订计划、组织事务和监督他人
机械兴趣
喜欢用机械和工具进行工作、修理物品、在学校选修实践研讨课
医学
/
保健兴
趣
喜欢能帮助人和动物的活动,喜欢诊治疾病和保健工作
音乐兴趣
喜欢拨弄乐器,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如音乐会、唱歌、教音乐等
数学兴趣
喜欢与数字打交道,喜欢数学、代数、几何、微积分和统计等课
程
团队兴趣
愿意作为团体或小组的一分子,
并会为了自己所在的公司、
机构、
部门的进展而牺牲个人的一些爱好
户外
/
自然兴
趣
大多数时间都喜欢在户外,喜欢露营和户外活动,喜欢饲养动物
和培育植物
表演兴趣
喜欢在人前活动、在聚会中给人娱乐、在戏剧中扮演角色或表演
话剧等
政治兴趣
喜欢参加政治活动或选举,希望拥有权力、进行决赛、制定政策
来影响自我和他人
科学兴趣
喜欢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和调查,喜欢学习生物、化学、地理、宇
航和物理等课程,喜欢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寻求真理
手工操作兴趣
喜欢安装或操作机器、装备和工具,喜欢使用本制品或铁器,喜
欢驾驶小轿车、大卡车和重型设备,愿意当木匠、机械维修工、
管道工、汽车修理工、焊工、工具或金属模型加工师
社交兴趣
喜欢与人打交道,关心他人的福利,愿意为大众解决问题、教人
技术、为人们提供服务(如环保、保健和交通等方面的服务)
技术兴趣
喜欢兼具管理和责任于一身的服务于人的工作
(如当工程师),喜欢承接汽车、电子、工业和产品工业等技术性的项目
2.在心理学中什么是兴趣
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如有的小学生喜欢航模,所以,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航模摆弄,从中获得乐趣。
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二、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人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
间接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3.用心理学的知识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就要加强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动机理论”。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学科最终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有的同学在学习数学时,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就简单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计算,那么高中阶段的代数、几何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老是能够及时地告诉学生,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学不好数学,将来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等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同学们可能就会重新看待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了,进而也能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要真正的进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同学学习很浮躁,对学科知识知之皮毛,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很没意思。其实任何学科都有他自己的逻辑结构,如果你真正的去思考了,就会感到它的乐趣。比如有的同学学习化学,如果没有深入进去,每天只是机械地背一些反应公式,就肯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相反,如果去认真思考了,掌握了每个反应公式的内在规律,并且能和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其结果自然会对这门学科形成兴趣。
再次,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习既要知难而进,又要做到从易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同学喜欢向困难挑战,在战胜困难时感到其乐无穷。这样也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不喜欢困难重重的感觉,这样的话,在学习中可以选择从易到难的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这样在每前进一步中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受成就动机的影响,同样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
最后,我要说明的一点是,任何学科有它的乐趣和意义,可是真正的学起来都有枯燥的一面。学习要有耐心,也要有吃苦精神。
4.爱好心理学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 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5.我是中学生,喜欢心理学,推荐点培养我兴趣的心理知识书呀
我建议你看的是两本书:即三楼介绍的《心理学与生活》还有一本是李中莹先生写的《重塑心灵》。理由如下:
1.三楼介绍给你的其他心理学书基本上都是大学使用的心理学教材,略显枯燥,坦率地说,即便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未必会愿意在上课之余把它们看完,你是中学生,你恐怕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同时我并不知道你是在读高中还是初中,不太清楚你的理解能力是否能够完全的读懂,所以我建议你不要看。
2.至于心理咨询师的技能等系列的书籍还有弗洛伊德的书,我更是不推荐你看。首先,弗洛伊德的书如果你选择的译本不好的话,会感觉很晦涩,我上大一时买了本弗洛伊德的书,由于没有选择好译本,以至于我看的时候觉得很晦涩难懂,我虽然硬着头皮看了,但是一直到现在(我毕业已经整整两年了),我也没有完完全全的把这些书看明白。其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在看书的时候,往往会把书里的东西往自己身上对照,结果一对照就出现了问题。我上大二开始做心理咨询,大二主持了我们学院的心理测评,大三时作为学生助理参与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在中学时代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尤其是看了弗洛伊德的书,并将书里的内容和自己对照,从而出现了心理问题的萌芽,并且逐步恶化的,我并不是说,你一定会和他们一样,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冒这样的险。
3.如果你真的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在高中选科的时候选择理科(如果今年9月的教育部中长期规划确定要继续文理分科的话),然后在高考的时候考取心理学专业。
4.关于我推荐的两本书的理由。《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籍,有趣而生动,当小说看都没问题。《重塑心灵》是李中莹先生关于NLP的一本通俗读物,在我看来,NLP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个人觉得,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中学生处理问题的固定方式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以,我建议你看这本书,应该会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