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魅力青海”知识竞赛题
“魅力青海”知识竞赛题 ——《青海省情读本》之中学生知识竞赛题1. 本次全省大中小学开展的读书活动的主题是 。
A.认识青海、了解青海、热爱青海 B.了解青海、认识青海、热爱青海 C.认识青海、热爱青海、建设青海 D.热爱青海、认识青海、建设青海2. 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树立起 的青海意识。A.自信、积极、创新 B.自信、开放、创新 C.进取、务实、奋斗 D.自信、高效、进取3. 青海在全国具有 的重要战略地位。
A.地理上、生态上和资源上 B.地理上、人口上和资源上 C.文化上、生态上和资源上 D.地理上、生态上和区域上4. 在青海72.12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 000米以下的地区占 ,3 000~5 000米的地区占 ,5 000米以上的地区占5%水域面积1.7%。A.80.2% 19.8% B.19.8 80.2 C.67% 26.3% D.26.3% 67%5.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是青海省的民族自治州的一项是:A.黄南、玉树、果洛、海西 B.海西、海南、海东、海北 C.玉树、果洛、海南、海北 D.黄南、海南、海西、海北6. 截至2008年底,在这块占全国总面积近十三分之一的广阔天地里,只生活着554.3万人,不到全国总人口的 。
A.百分之五 B.百分之八 C.千分之五 D.千分之八7. 青海省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 ——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A.内陆淡水湖 B.内陆咸水湖 C.高原淡水湖 D.高原咸水湖8. 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面积占全省的 以上,是青海省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9. 青海西北干旱区以荒漠和戈壁为主,然而却是全省乃至全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一向有“聚宝盆”美誉的地方指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盆地10. 青海省会西宁位于 的湟水河畔。
A.青南高原区 B.西北干旱区 C.东部季风区 D.东部温带区11. 青海全省平均海拔 ,最高点为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 860米,最低点为民和县的下川口村,海拔1 650米。A.2 000多米 B.3 000多米 C.4 000多米 D.5 000多米12. 下列对青海气候条件的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青海大部分地区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B.基本的气候特征为:干燥、少雨、多风、寒冷、日温差大。C.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D.平均日照数为2 350~2 900小时,对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有利。13. 青海境内,黄河、湟水谷地无霜期为 ,其他地区仅1个月。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14.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 余亩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雄厚。A.3亿 B.4亿 C.5亿 D.6亿15. 下列选项对青海省农牧业产品作了描述,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粮食作物中,马铃薯和蚕豆的品质极佳,是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作物。
B.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全省牦牛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C.藏系羊的羊毛耐酸耐碱、纤维长、拉力强,是加工高级地毯、毛毯及长毛绒的最佳原料。
D.早在19世纪末期,青海的优质羊毛资源就以“青海毛”的名称在国际羊毛市场上独领风骚。16. 下列旅游资源有不在青海省的一项是:A.三江源、阿尼玛卿山、喀纳斯湖、青海湖 B.三江源、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 C.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 D.三江源、昆仑山、阿尼玛卿山、柴达木17. 下列选项对青海风土人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光孕育风情,青海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待客、歌舞等方面都极具地域特色。
B.灵山秀水造就出这方净土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古朴厚重的民风民俗。C.民族风情、地域文化、民风民俗与壮丽的河山交相辉映。
D.湟中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民和柳湾遗址、乐都喇家遗址、都兰吐蕃大墓等都是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18. 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 的冰川,储存了约4 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还有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湖泊,“中华水塔”美誉名不虚传。
A.3 000平方公里 B.4 000平方公里 C.5 000平方公里 D.6 000平方公里19.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 380公里,它发源于青海省的 。A.各拉丹冬 B.沱沱河 C.当曲 D.通天河20. 滚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在 ,在流经9个省区后,注入浩瀚的渤海之中。
A.卡日曲 B.约古宗列曲 C.玛曲 D.星宿海21. 人们称美丽的 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A.岗纳格玛错和依然错 B.岗纳格玛错和多尔改错 C.扎陵湖和鄂陵湖 D.扎陵湖和玛多湖22.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湿地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其中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就有扎陵湖、玛多湖、等多个湖泊。
A.6.33万 B.7.33万 C.8.33万 D.9.33万23. 发源于青海省的澜沧江,是亚洲第六大河,流出中国国境后叫湄公河,它共流经六个国家,下列选项中,澜沧江(湄公河)没有流经的国家是:A.缅甸 B.尼泊尔 C.泰国 D.越南24. 下列对三江源生物学意义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B.这里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
C.这里有藏羚羊、虫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D。
2.帮我出一些关于青海的问答题
一.谜语类: 1.文成公主,唯我西去.(根据历史资料打一河流):倒淌河 相关史料: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便叹道:天下河流皆东去,唯我一人向西行。语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2.月宫玉兔,蓝眼迷情。(根据地理位置打一湖泊):青海湖 在中国版图里,青海的轮廓像一只玉兔,而青海湖的位置,刚好在“兔眼”的位置,而真实的兔眼是红色,但青海湖是蓝色,所以叫“蓝眼迷情”。
3.金银滩苦战六载,咱再也不怕老美与苏联。(根据军事信息打一国家级兵工厂):金银滩原子城 相关资料:建于1958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
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 4.公主入藏的最后行宫。
(根据史料以及地理知识,打一所寺庙):文成公主庙 相关资料:(来自凤凰网)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这是一条大峡谷,两边的山脉不见边际,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
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
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两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两层,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细刻,形象生动。
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二.问答。
1.青海最早居住的民族是??? 答:羌族 相关资料:(来自“青海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夏、商时代,活动在青海地区的是我国西部古代民族之一的羌人,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从事狩猎及原始畜牧业生产,大体上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 2.青海省解放前最大的国民党军阀是??? 答:马步芳 相关资料: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
早年随父马麒投西北军,历任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100师师长,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曾派兵阻止英国经西藏向内地渗入的青藏战争、“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又积极参加反共内战。
解放后移居埃及,曾任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死。 3.青海省是何时有何红军部队解放???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9月6日 相关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计划分兵三路,左路向青海,中路向河西走廊,右路向宁夏方向进军,以期迅速解放大西北。
月27日,集结在甘肃临夏地区的左路军第一兵团接到了进军青海、攻夺西宁的命令。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命令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部从永靖渡黄河,取道民和、乐都,沿湟水以南的山区小道攻击前进,直取西宁;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在王震的直接指挥下,由临夏西进循化,夺取古什群峡桥,过黄河,取道甘都、化隆,协同一军攻占西宁。
解放军进军青海遇到的第一道难关是跨越黄河天险。马步芳也曾妄图凭借黄河天险阻滞解放军进入青海。
一军在渡河时,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当地群众协助部队搜集和制作皮筏,许多水手积极支援解放军渡河。
8月28日拂晓,先头部队秘密开始渡河,守敌未能发现。过河部队在连长刘勇生的带领下迅速攻占了王家大山和黄家大山,控制了北岸渡口,掩护大部队过河。
至9月2日,全军3万余人安全渡过了黄河天险。二军先头部队于8月26日出发,取道大力架山进军循化。
9月3日,二军五师主力进驻甘都。5日,五师解放了化隆。
7日,二军全军渡过黄河,分批向西宁挺进。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所属第六十二军在永靖渡过黄河后,主力集结于享堂、民和、乐都一线,其先头部队于9月2日解放了民和。
同日,第一兵团第三军由兰州进驻河口镇,其第八师于9月5日解放了乐都。这两个军沿兰青公路一线推进,对第一、第二军夺取西宁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为了不使溃敌有喘息之机,不使解放青海的进程有所延误,一军在开始渡河时,即选派600余名侦察人员组成精干的骑兵先遣侦察队,在侦察科科长孙巩的带领下率先日夜兼程向西宁奔袭。先遣队经民和县的马营、古鄯、巴州、新民、中堡和乐都的中坝、瞿昙等地西进,为大军开辟道路,在部队以临战姿态随后跟进。
先遣队一路上基本上没有经过战斗,于9月5日下午2时左右进占了西宁城,这一天,西宁宣告正式解放。9月6日,一军先锋部队第二师第五团在师长王尚荣、政委颜金生、参谋长王时军等的率领下,在平安驿乘西宁各界代表前来迎接的汽车分四批进入西宁。
西宁各族各界群众夹道欢迎人民子弟兵,市民、商人、学生、工人个个兴高采烈,“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高原古城一片。
3.“魅力青海”知识竞赛题
“魅力青海”知识竞赛题——《青海省情读本》之中学生知识竞赛题1. 本次全省大中小学开展的读书活动的主题是 。
A.认识青海、了解青海、热爱青海 B.了解青海、认识青海、热爱青海C.认识青海、热爱青海、建设青海 D.热爱青海、认识青海、建设青海2. 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树立起 的青海意识。A.自信、积极、创新 B.自信、开放、创新C.进取、务实、奋斗 D.自信、高效、进取3. 青海在全国具有 的重要战略地位。
A.地理上、生态上和资源上 B.地理上、人口上和资源上C.文化上、生态上和资源上 D.地理上、生态上和区域上4. 在青海72.12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 000米以下的地区占 ,3 000~5 000米的地区占 ,5 000米以上的地区占5%水域面积1.7%。A.80.2% 19.8% B.19.8 80.2 C.67% 26.3% D.26.3% 67%5.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是青海省的民族自治州的一项是:A.黄南、玉树、果洛、海西B.海西、海南、海东、海北C.玉树、果洛、海南、海北D.黄南、海南、海西、海北6. 截至2008年底,在这块占全国总面积近十三分之一的广阔天地里,只生活着554.3万人,不到全国总人口的 。
A.百分之五 B.百分之八 C.千分之五 D.千分之八7. 青海省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 ——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A.内陆淡水湖 B.内陆咸水湖 C.高原淡水湖 D.高原咸水湖8. 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面积占全省的 以上,是青海省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9. 青海西北干旱区以荒漠和戈壁为主,然而却是全省乃至全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一向有“聚宝盆”美誉的地方指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盆地10. 青海省会西宁位于 的湟水河畔。
A.青南高原区 B.西北干旱区 C.东部季风区 D.东部温带区11. 青海全省平均海拔 ,最高点为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 860米,最低点为民和县的下川口村,海拔1 650米。A.2 000多米 B.3 000多米 C.4 000多米 D.5 000多米12. 下列对青海气候条件的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青海大部分地区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B.基本的气候特征为:干燥、少雨、多风、寒冷、日温差大。C.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D.平均日照数为2 350~2 900小时,对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有利。13. 青海境内,黄河、湟水谷地无霜期为 ,其他地区仅1个月。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14.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 余亩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雄厚。A.3亿 B.4亿 C.5亿 D.6亿15. 下列选项对青海省农牧业产品作了描述,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粮食作物中,马铃薯和蚕豆的品质极佳,是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作物。
B.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全省牦牛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C.藏系羊的羊毛耐酸耐碱、纤维长、拉力强,是加工高级地毯、毛毯及长毛绒的最佳原料。
D.早在19世纪末期,青海的优质羊毛资源就以“青海毛”的名称在国际羊毛市场上独领风骚。16. 下列旅游资源有不在青海省的一项是:A.三江源、阿尼玛卿山、喀纳斯湖、青海湖B.三江源、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C.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D.三江源、昆仑山、阿尼玛卿山、柴达木17. 下列选项对青海风土人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光孕育风情,青海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待客、歌舞等方面都极具地域特色。
B.灵山秀水造就出这方净土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古朴厚重的民风民俗。C.民族风情、地域文化、民风民俗与壮丽的河山交相辉映。
D.湟中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民和柳湾遗址、乐都喇家遗址、都兰吐蕃大墓等都是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18. 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 的冰川,储存了约4 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还有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湖泊,“中华水塔”美誉名不虚传。
A.3 000平方公里 B.4 000平方公里C.5 000平方公里 D.6 000平方公里19.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 380公里,它发源于青海省的 。A.各拉丹冬 B.沱沱河 C.当曲 D.通天河20. 滚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在 ,在流经9个省区后,注入浩瀚的渤海之中。
A.卡日曲 B.约古宗列曲 C.玛曲 D.星宿海21. 人们称美丽的 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A.岗纳格玛错和依然错 B.岗纳格玛错和多尔改错 C.扎陵湖和鄂陵湖 D.扎陵湖和玛多湖22.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湿地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其中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就有扎陵湖、玛多湖、等多个湖泊。
A.6.33万 B.7.33万 C.8.33万 D.9.33万23. 发源于青海省的澜沧江,是亚洲第六大河,流出中国国境后叫湄公河,它共流经六个国家,下列选项中,澜沧江(湄公河)没有流经的国家是:A.缅甸 B.尼泊尔 C.泰国 D.越南24. 下列对三江源生物学意义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B.这里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
C.这里有藏羚羊、虫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D.三江源。
4.关于青海湖的知识
青海湖亦作Ch’ing Hai、Tsing Hai或Qing Hai Hu,英语作Blue Lake。 青海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及鳇鱼等。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倒 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应拼写为Koke nuur,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5.介绍青海市的详细资料
青海省简称青,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 青海省政区图青海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称青海。
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 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
1928年设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
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
3万人,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青海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农业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
日月山以西为牧业区,属高原牧区,牧区内草原广袤,牧草丰美,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 该省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有牦牛500多万头。
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垠。
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 远看是高山,近看似平川——游客如此勾勒青藏地貌,那是从飞机上鸟瞰所得印象。
飞机飞近横亘于甘肃与青海间的祁连山时,看到这千尺绝壁的高山会感到惊讶;飞机越过界山后的起伏山地,却见大片的青海湖,以及辽阔的柴达木盆地(面积大约二十七万平方公里),使人难于置信这是高原上的平川。再往南飞,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自西逶迤,看似高出地面不过五百至一千公尺之间的缓坡,起伏于高原之上。
山脚谷地是一片草原景色,要不是高达雪线(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像大海上的白头浪花漫卷在高原之上,也许会把那片草原当作沿海平原上的低矮丘陵地。 高原上的山岭虽然不见高耸千仞,却是雪线以上的冰川雪峰,冰雪融化成的雪水,长年渗进草甸下漫流,聚成沼泽,汇成溪流,再汇百川而成黄河、长江。
黄河水像摇篮似的抚育中华民族;长江水则滋润中原大地。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
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 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
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
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
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斯兰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大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处。
“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青海省先后设立了以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格尔木经济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西宁桥头经济开发区和民和民族经济改革试验区,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等,经济作物以油菜籽为主,畜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羊毛、羊绒、牛毛绒、驼毛绒、牛奶等,工业主要产品有电力、原油、原盐、原煤、钢及钢材、铝锭、电解镁、纯硅、石棉、钾肥、金属切割机床、水泥、石棉制品、纱、乳制品、布、呢 绒、毛线、毛毯、皮革等。 青海交通非常便利,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前瞻二十一世纪,西部大开发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青海经济也将驶入加快发展的轨道。
进军鼓响,号角频催,青海各族人民正踌躇满志,描绘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新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