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银行的经济知识点总结

1.有关银行的金融的一些基础知识

衍生产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译。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金融衍生产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r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交易)”。金融衍生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国际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接连不断地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下种分类方法

(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因此,期货交易流动性较高,远期交易流动性较低。

掉期合约是一种内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更为准确他说,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讨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较为常见的是利率掉期合约和货币掉期合约。掉期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则为利率掉期;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掉期。

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期权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合同,也有在柜台交易的非标准化合同。

(2)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具体见表3—1

表3—1 根据原生资产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

对象|原生资产| 金融衍生产品

利率|短期存款| 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合约等

|长期债券| 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合约等

股票|股票 |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合约等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合约等

货币|各类现汇| 货币远期、货币期、货币期权、货币掉期合约等

商品|各类实物商品|商品远期、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商品掉期合约等

(3)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文易。

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此外,由于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设计出标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数量进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动性较高的市场。期货交易和部分标准化期权合同交易都属于这种交易方式。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有许多形态,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出售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场外交易不断产生金融创新。但是,由于每个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双方相互负责进行的,交易参与者仅限于信用程度高的客户。掉期交易和远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柜台交易的衍生产品。

据统计,在金融衍生产品的持仓量中,按交易形态分类,远期交易的持仓量最大,占整体持仓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货(18%)和期权(13%)。按交易对象分类,以利率掉期、利率远期交易等为代表的有关利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占市场份额最大,为62%,以下依次是货币衍生产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产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了5.7倍。各种交易形态和各种交易对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整体上呈高速扩大的趋势。

2.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基础知识

1 金融: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2 货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生产关系。

货币功能:价值尺度 流通功能 贮存功能 支付功能。

3 信用: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信贷行为。

4 利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对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5 利率:计算使用借贷资金报酬的依据。

6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可以买卖,载明了相关主体的财产权利关系的信用工具。包括股票、票据、债券、眼衍生金融工具等。

7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作为入股凭证的一种有价证券。

8 票据: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所规定的汇票、本票和支票。是发票人依据票据法发行,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9 债券:债务人向债券人借款,并承诺在将来预定时间向债券人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券债务凭证。

10 衍生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货、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

11 期货:双方约定在将来有效时间内,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资产。

12 期权:买方支付给卖方一笔期权费后,卖方赋予买方将来某日前的任何时间,按约定的价格或约定协议买入或卖出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

13 远期利率协议:买卖双方以和约的形式,在将来特定的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标的资产。

14 金融市场:进行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或领域,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期权与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

15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建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6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是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量的一部分。

17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的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8 国际收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金融方面的知识点是哪些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