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知识点北师大版

1.北师大版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图像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例): 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kx+b时: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一、三象限,不会通过第二、四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二、四象限,不会通过第一、三象限。

4、特殊位置关系: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③点斜式 y-y1=k(x-x1)(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④两点式 (y-y1) / (y2-y1)=(x-x1)/(x2-x1)(已知直线上(x1,y1)与(x2,y3)两点)⑤截距式 (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⑥实用型(由实际问题来做) 公式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 两个一次函数 y1=k1x+b1 y2=k2x+b2 令y1=y2 得k1x+b1=k2x+b2 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 y2=k2x+b2 两式任一式得到y=y0 则(x0,y0)即为 y1=k1x+b1 与 y2=k2x+b2 交点坐标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7.求任意2点的连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X-x1)/(x1-x2)=(Y-y1)/(y1-y2) (其中分母为0,则分子为0) x y +, +(正,正)在第一象限 – ,+ (负,正)在第二象限 – ,- (负,负)在第三象限 + ,- (正,负)在第四象限 8.若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b1≠b2 9.如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1 10. y=k(x-n)+b就是向右平移n个单位。

2.北师大版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图像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例): 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kx+b时: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k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一、三象限,不会通过第二、四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二、四象限,不会通过第一、三象限。

4、特殊位置关系: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③点斜式 y-y1=k(x-x1)(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④两点式 (y-y1) / (y2-y1)=(x-x1)/(x2-x1)(已知直线上(x1,y1)与(x2,y3)两点)⑤截距式 (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⑥实用型(由实际问题来做) 公式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 两个一次函数 y1=k1x+b1 y2=k2x+b2 令y1=y2 得k1x+b1=k2x+b2 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 y2=k2x+b2 两式任一式得到y=y0 则(x0,y0)即为 y1=k1x+b1 与 y2=k2x+b2 交点坐标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7.求任意2点的连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X-x1)/(x1-x2)=(Y-y1)/(y1-y2) (其中分母为0,则分子为0) x y +, +(正,正)在第一象限 – ,+ (负,正)在第二象限 – ,- (负,负)在第三象限 + ,- (正,负)在第四象限 8.若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b1≠b2 9.如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1 10. y=k(x-n)+b就是向右平移n个单位。

3.初二一次函数的所有知识点

概述 一次函数(linear function)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编辑本段]基本定义 变量:变化的量 常量:不变的量 自变量x和X的一次函数y有如下关系: y=kx+b (k为任意不为零常数,b为任意常数) 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2个及以上个值与x对应时,就不是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k为常量,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量,但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 定义域: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要与实际相符合。

[编辑本段]相关性质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0) (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坐标为(0,b).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 形、取、象、交、减。 4.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5.函数图像性质:当k相同,且b不相等,图像平行;当k不同,且b相等,图像相交;当k互为负倒数时,两直线垂直;当k,b都相同时,两条直线重合。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0与0,b)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 y=kx+b时: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 k>0,b 当 k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 k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 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不会通过二、四象限。当k 4、特殊位置关系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 [编辑本段]表达式 解析式类型 ①ax+by+c=0[一般式] ②y=kx+b[斜截式] (k为直线斜率,b为直线纵截距,正比例函数b=0) ③y-y1=k(x-x1)[点斜式] (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 ④(y-y1)/(y2-y1)=(x-x1)/(x2-x1)[两点式] ((x1,y1)与(x2,y2)为直线上的两点) ⑤x/a-y/b=0[截距式] (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 解析式表达局限性: ①所需条件较多(3个); ②、③不能表达没有斜率的直线(平行于x轴的直线); ④参数较多,计算过于烦琐; ⑤不能表达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圆点的直线。

倾斜角:x轴到直线的角(直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称为直线的倾斜 角。设一直线的倾斜角为a,则该直线的斜率k=tg(a) [编辑本段]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 两个一次函数 y1=k1x+b1 y2=k2x+b2 令y1=y2 得k1x+b1=k2x+b2 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 y2=k2x+b2 两式任一式 得到y=y0 则(x0,y0)即为 y1=k1x+b1 与 y2=k2x+b2 交点坐标 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7.求任意2点的连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X-x1)/(x1-x2)=(Y-y1)/(y1-y2) (其中分母为0,则分子为0) x y + + 在第一象限 + – 在第四象限 – + 在第二象限 – – 在第三象限 8.若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b1≠b2 9.如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那么k1*k2=-1 10. y=k(x-n)+b就是向左平移n个单位 y=k(x+n)+b就是向右平移n个单位 口诀:左减右加(只对于改变x) y=kx+b+n就是向上平移n个单位 y=kx+b-n就是向下平移n个单位 口诀:上加下减(只对于改变b)。

4.求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知识总结

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g角1(角1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量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y=kx时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原点,经过一、三象限当by=kx+b时: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当 k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4、特殊位置关系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 …… ① 和 y2=kx2+b …… 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编辑本段]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

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5.一次函数知识点,最好全面,条理清晰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K为常数. 即:y=kx+b(k,b为常数,k≠0), ∵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y=kx+b时: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 k>0,b当 k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k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

当b

1、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其基本步骤是:

(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kx(k≠0);

(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

(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解析式.

4、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的图象

(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0,b)和 两点的一条直线,因此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 .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6、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7、直线y=kx+b的图象和性质与k、b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k>0,b>0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bk>0,b=0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K,0,b=0经过第二、四象限

k8、直线y1=kx+b与y2=kx图象的位置关系:

(1)当b>0时,将y2=kx图象向x轴上方平移b个单位,就得到y1=kx+b的图象.

(2)当b9、直线l1:y1=k1x+b1与l2:y2=k2x+b2的位置关系可由其解析式中的比例系数和常数来确定:

当k1≠k2时,l1与l2相交,交点是(0,b).

10、直线y=kx+b(k≠0)与坐标轴的交点.

(1)直线y=kx与x轴、y轴的交点都是(0,0);

(2)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0)与 y轴交点坐标为(0,b).

6.急需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基本形式为:y=kx+b.(k,b均为常数,且k≠0)1.一次函数的图象为直线,该直线的倾斜程度仅与k的绝对值的大小有关.(1)k>0时,Y的值随着X的变大而变大,Y值随着X的变小而变小.(2)k0,b>0时,其图象是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直线;(2)k>0,b<0时,其图象是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直线;(3)k0时,其图象是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直线;(4)k<0,b<0时,其图象是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的直线。

3.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变为y=kx,即正比例函数,故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4.一次函数中b>0时,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b<0时,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

5.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只需要先描出直线上的两个点,再经过这两点作直线即可;同样,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实际上是让求出k和b,故只需要知道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把这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k和b。.。

8.求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北师大版的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检测试卷班级: 座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在实数 、0、、506、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2、3、4 C、3、4、5 D、4、5、63. 某品牌皮鞋店销售同种品牌不同尺码的男鞋,采购员再次进货时,对于男鞋的尺码,他最关注下列统计资料中的 ……………………………………………………【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加权平均数 D. 平均数4.已知 是方程 的一个解,那么 的值是……【 】A. 1 B.3 C.-3 D. -15. 如图,D、E、F分别是等边△ABC各边上的点,且AD=BE=CF,则△DEF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6.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正三角形 C.矩形 D.等腰梯形7. 点M(-3,4)离原点的距离是……………………………………【 】A. 3 B. 4 C. 5 D. 7.8.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以列方程组.………………………【 】(A) (B) (C) (D) 9.一次函数 ( )的大致图像是………………………【 C 】A B C D 10. 如图,小亮拿一张矩形纸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现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3)。

按图(4)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后再展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 D 】A、都是等腰梯形 B、都是等边三角形C、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二、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1. 的立方根是 2 .12. 如果一次函数y=kx+b经过点A(0,3),B(-3,0),那么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13. 写出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14. 小华做作业时不小心洒落了一些墨水,把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涂黑了一部分:■ ,但她知道这个方程有一个解为 、.请你帮她把这个涂黑方程补充完整: .15.如图,梯形ABCD中,AD‖BC ,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则图中面积相等三角形的有 对。16.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那么这个多边形为 边形;17.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64,点F在AD上,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E⊥CF,且△CEF的面积是50,则DF的长度是 ;18.点P(4,-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9 计算:(1) (2) (3)解方程组: ( 4) 解方程组: 四.解答题(共72分)20.(8分)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表如下:员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月工资/元 6000 4000 1700 1300 1200 1100 1100 1100 500一天小明去该公司应聘,经理对小明表现很满意,拍着小明的肩膀说:“来我公司吧,我们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①你说该公司的经理有没有欺骗小明?②你认为用哪个资料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21. (8分) 我市某中学八年级实行小班教学,若每间教室安排20名学生,则缺少3间教室;若每间教室安排24名学生,则正好空出一间教室。问这个学校现有空教室多少间?八年级共有多少人?22. (9分)如图:①.写出A、B、C三点的坐标.A ( ) B( ) C( )②.若△ABC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请你在同一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A′、B′、C′,并依次连接这三个点,所得的△A′B′C′与原△A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③.在②的基础上,纵坐标都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在同一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A〃、B〃、C〃,并依次连接这三个点,所得的△A〃B〃C〃与原△A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3. (12分)如图 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EF‖AB交AD于F,试问(1) 四边形ABEF是什么图形吗?请说明理由。

(2) 若∠B=60°,四边形AECD是什么图形?请说明理由。 24. (12分) 学校准备添置一批计算机.方案1:到商家直接购买,每台需要7000元;方案2:学校买零部件组装,每台需要6000元,另外需要支付安装工工资等其它费用合计3000元.设学校需要计算机x台,方案1与方案2的费用分别为y1、y2元.(1)分别写出y1、y2的函数解析式;(2)当学校添置多少台计算机时,两种方案的费用相同?(3)若学校需要添置计算机50台,那么采用哪一种方案较省钱?说说你的理由.25. (11分)某蔬菜公司收购蔬菜进行销售的获利情况如下表所示:现在该公司收购了140吨蔬菜,已知该公司每天能精加工蔬菜6吨或粗加工蔬菜16吨(两种加工不能同时进行).销售方式 直接销售 粗加工后销售 精加工后销售每吨获利(元) 100 250 450(1)如果要求在18天内全部销售完这140吨蔬菜,请完成下列表格:(6 分)销售方式 全部直接销售 全部粗加工后销售 尽量精加工,剩余部分直接销售获利(元) (2)如果先进行精加工,然后进行粗加工,要求在15天内刚好加工完140吨蔬菜,则应如何分配加工时间? (5分)26.(12分)如图23-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1) 求证:BP=DP;(5分)(2。

9.求一次函数的全部知识点

一. 变量与常量

1)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取同一数值的量叫做常量。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取不同的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2)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当x取每一个值时,y对应地取唯一的一个值,此时,y叫做x的函数,也叫做“应变量”,x叫做“自变量”。

(函数在等式左面,右面式子中含有自变量。)

3)函数关系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式子就叫做“函数关系式”,也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特点:1.是等式。

2.左侧是函数(因变量),右侧是自变量的代数式。

4)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式子需有意义。

2.表示实际问题实有实际意义。

3.函数值即自变量对应函数的值。

5)同一个函数: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完全相同的两个函数叫做“同一个函数”。

二.函数的图像

1)绘图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

4.注明关系式

2)如果一个点在某个函数的图像上,那么这一点的横、纵坐标一定满足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反之则不在。

三.正比例函数

1)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为什么k≠0?

因为如果k=0,则不论x为何值,y都不变,是常量。不符合“函数有两个变量”。所以k=0不成立。

3)函数的增减性

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第三象限,随着x的增大,y相应增大。

当k

4)正比例函数:

1.定义:b≠0,x的指数为1

2.一般式:y=kx

3.图像形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4.性质:增减性。

四、一次函数

1)若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x叫做自变量,y叫做应变量。X的指数是1.

2)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即b=0)

3)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当k>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k

4)一次函数与图像

1.当k>0,b>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2.当k>0,b=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及原点

3.当k>0,b

4.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5.当k

6.当k

在一次函数图像中:k决定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直线与两坐标轴的角度)

b决定了一次函数的位置。(直线与y轴的交点与x轴的位置关系)

在两个一次函数中:k相同但b不同的两个(几个)函数图像平行。

b相同但k不同的两个(几个)函数图像平行。

k、b都相同,两条函数图像重合。

5)图像画法

1.两点画法:(0,b);(﹣b/k,0)

2.平移法:先画y=kx,在移动b。

6)关于x轴对称的两条函数图像k与b的值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条函数图像k的值互为相反数。

根据课堂笔记整理,但是没有图……

10.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我只能给你总结一些知识点,见谅见谅

初中的数学主要是分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两者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代数略大于几何(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反正在我们江苏省泰州市的中考中是这样的)。

代数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理数的运算,主要讲有理数的三级运算(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在这里要注意数字和字母的符号意识,就是,不要受小学数字的影响,一看见字母就不会做题了。2,整式的三级运算,注意符号意识的培养,还有就是因式分解,这和整式的乘法是互换的,注意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用。3,方程,会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三元一次、一元二次四种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记住,方程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解题的手段。4,函数,会识别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记住他们的特征,要会根据条件来应用。尤其要注意二次函数,这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里会拿它来出一道难题的

几何主要有以下几点:1,识别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你应该非常熟悉。2,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个考察你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多做一些题。3,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要会证明,注意要有完整的过程和严密的步骤,背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和证明相似的四种方法;还有像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黄金三角形的性质,要会应用,这在证明题中会有很大的帮助。4,四边形,把握好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梯形的概念,选择体里会拿着它们之间的微小差异而大做文章,注意它们的判定和性质,证明题里也会考到。5,圆,我这里没有细学,因为这里不是我们中考的重点,但是圆的难度会很大,它的知识点很多、很碎,圆的难题就是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点构成的。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总结,不过,这毕竟是我的东西,我是个高中生,初中的课本我也有一段时间没碰过了,有遗漏之处,就要靠你的努力了(不好意思,题目我也没有)

易错题型你可以看看”天骄之路”丛书或上网搜索,最好是向老师要一点资料. 回答:2007-05-01 21:2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