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邮票

1.文17 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是真邮票吗

19世纪60年代初,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响应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奔赴中国各地农村,特别是黑龙江、内蒙、云南、新疆等边远省区。这些青年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77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停止执行,除已在当地成为骨干或建立家庭的人外,大都回到原来的城市。

1967年国庆节,发行了一套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全套四枚:面值8分,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面值4分,向生产进军; 面值8分,向老农学习搞科学实验; 面值10分,赤脚医生。前两枚由李大玮设计,后两枚由张克让设计。票幅规格为横40竖30毫米,整版横5竖10为50枚。

至于您手中的是否这样,还待上图来看。

如果是下面两种情形的同图案物件就不必要上图了:一是右下角带斜杠的邮票图案纸样,二是邮戳在右下角,往左倾斜45°角,字迹极其清晰的“信销票”。

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书籍有哪些

《男人的一半都死女人》——张贤亮(他写了很多都是知青小说)

《绿化树》——张贤亮

《伤痕》——中国知青文学的第一篇小说

《分界线》——张抗抗

《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

《在小河那边》——孔捷

《铺满鲜花的道路》——冯骥才

《狂恋》——史铁生

《我遥远清平湾》——史铁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生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生

《雪城》——梁晓生

《西望茅草地》——韩少功

《黑骏马》——张承志

《北方的河》——张承志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血色黄昏》—-老鬼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