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球的知识资料200字

1.关于地球资料二百字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2.地球的资料200字

上面的抄我的,这是我回答别的问题用的!!!!! 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地球数据 年龄:44~46 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

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6秒。

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 = 6378.140 公里 极半径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径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长 = 40075.13 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8 g/cm^3 地球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70.8%)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 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 ~ 5*10-5 特斯拉 北磁极:76°N, 101°W; 南磁极: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²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49552″ 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 岁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轨道速度 = 29.79 公里/秒 地球的运动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

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

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平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地球的地震波 我们能够用钻探了解地球内部,可现在最先进的钻探也不过能穿透14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那就连鸡蛋皮也没穿透.后来,科学家们终于知道了打开地心之门的钥匙——地震波.20世纪初,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忽然醒悟:原来地震波就是我们探察地球内部的“超声波探测器”!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物质,纵波却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

通过的物质密度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快,物质密度小,传播速度就慢。莫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

地球内部这个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 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

这个深度,就被称为“古登堡面”。 地球之心之谜终于搞清楚了:地球从外到里,被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分成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

3.有关地球的资料,200字左右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目前对地球年龄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年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

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4.关于地球的资料二百字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5.关于地球的资料,100到200字左右

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因为其运动轨迹与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极半径6356.752㎞,平均半径约6371㎞,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是我们生命之源,地壳中的元素也很多,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占98.04%,而其他80多种元素仅占1.96%!

6.关于地球的 重要重要 知识 只要200字,快快快

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

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45.4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10亿年内。

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

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

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7][8]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现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366.26倍,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等于365.26太阳日[9]地球的地轴倾斜23.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23.4°),[10]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1恒星年的季节变化。

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诞生于45.3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大约38到41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

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行星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母”的意思。

7.关于地球的 重要重要 知识 只要200字,快快快

4亿年前、天圆地方,包括人类,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有一层很厚的地幔地球(英语.3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地球是宇宙中心等。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它们通过外交,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包括神创造人类。

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母”的意思.26太阳日[9]地球的地轴倾斜23,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而生命诞生于10亿年内。从那以后,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大约38到41亿年前,诞生于45。现在。地球诞生于45,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23。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10]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1恒星年的季节变化。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旅游。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行星的观点,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地球的物理特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366.[7][8]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等于365.26倍。,也是太阳系中直径。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4°),也使得臭氧层形成,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包括太阳和月球,或者叫板块:Earth)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

8.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扩展资料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地球

9.地球科普知识小作文200字三年级

科学

真科学能造福人类,伪科学会贻祸一方。我们学科学,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所以要抱有一颗善良的和谐的心,保持一份淡然的平和心态去面对科学,善待科学,用好科学。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只要我们勤奋学习,永不言弃就会得到真科学。

一个个奇思妙想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聪明利用。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发明走想大发现的,科学的大门永远向爱探索的孩子们敞开。同学们,你也试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走进科学,科学界中有许多妙不可言的事情,观察气象,收集标本,科学实验,科普活动,生活发现等都是探索科学的一种,人类因科学而进步,科学因人类而创新,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也离不开人类。

10.收集有关地球的知识资料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数据 年龄:44~46 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 = 6378.140 公里

极半径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径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长 = 40075.13 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8 g/cm^3

地球

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70.8%)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

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 ~ 5*10-5 特斯拉

北磁极:76°N, 101°W;

南磁极: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49552″

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

岁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轨道速度 = 29.79 公里/秒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