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血液 血液循环
一.血液的知识点:1.血液的成分:1)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形态——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2)血细胞: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液的功能1.血浆2.血细胞1)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没有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白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吞噬制病原体。3)血小板:最小的细胞,无核,有止血功能。
二.血液循环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包括两室两房。主要功能是收集血液和把血液泵向全身。
2.血液循环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百—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毛细血管的位置和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度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部毛细血管的位置发生物质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管里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肺动脉),静脉血换里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肺静脉)。
2.2011年的啊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8.人体的营养 9.人体内的物资运
人体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物质和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人体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吸收,除此,大肠只消化不吸收,口腔只消化不吸收,吸收+消化的有:胃、小肠。
营养:1.糖类2.维生素3.蛋白质4.无机盐5.脂肪
人体的运输:主要靠血液,血浆(血液中的一部分)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的归纳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二、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内生殖器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和第二章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不好的话 请补充问题)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2、人的生殖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 、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5、计划生育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
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
5.只要下面目录的 知识点 初中【七下】生物济南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
6.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
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
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 支持你去找人借本书 直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