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理论知识的试题

1.鼻咽癌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鼻咽癌具有聚集性和遗传性: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有关,在我国,南方广东等地区的患病几率要高于北方,这与鼻咽癌的聚集性有关,还与遗传因素、EBV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的含量较低发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的含量亦较低发区高。 此外,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

鼻咽癌在早期会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减退等,而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 针对目前的患者情况,专家建议市民经常进行一些自我检查,经常用手触摸自己的颈部,正常情况下颈部淋巴结是触摸不到的,如果能触及到淋巴结就说明淋巴结肿大,另外,经常出现耳鼻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因为炎症的慢性刺激也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

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必须在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

2.鼻咽癌有哪些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尚未统一,持EB病毒病因观点者主张 将本癌分为角化型鳞癌及未分化癌二类,且认为后者与EB病毒 感染关系密切。

但这种分类不能全面体现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区 别,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下列组织学分型: ①鳞状细胞癌:可分 为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后者比前者多见; ②腺癌:来源于 粘膜腺体的储备细胞,粘膜表面或隐窝的柱状上皮少见。高分化 者可表现为腺泡状腺癌和柱状细胞腺癌,但绝大多数则表现为不 规则条索状或片状排列的低分化腺癌; ③泡状核细胞癌:此型癌 的特征为癌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少使核呈空泡状, 一个或数个核仁,核分裂象少,可形成巨泡状核瘤巨细胞。

因常 见有淋巴细胞浸润,有人称之为淋巴上皮癌。此类型癌对放疗敏 感,预后较好; ④未分化癌:较少见,癌细胞体积小,胞质少, 呈小圆形或短梭形,弥漫浸润,无明显巢状结构,有的似肺小细 胞癌。

3.请问鼻咽癌的分型的问题我是医学院的学生,老师出了这道题,我不会

针对鼻咽癌的分型的问题,我来解答。

1.原位癌;指发生于黏膜被覆上皮或隐窝被覆上皮,癌变的细胞达全层,但未穿破基底膜。2.微小浸润癌;指癌变的细胞穿破上皮基底膜向下早期浸润而形成。

微小浸润癌与原位癌可以认为是鼻咽癌的早期病变。3.鳞状细胞癌;鼻咽癌的98%是起源于柱状上皮的鳞状细胞。

4.泡核状细胞癌;见大部分癌细胞呈空泡状改变。由于癌巢中间质纤维少,淋巴细胞丰富,故又称淋巴上皮癌。

5.未分化癌;癌组织中找不到清楚的细胞间桥和细胞角化,亦无腺腔结构。6.腺癌极少见。

来源于鼻咽黏膜腺体或小涎腺,癌细胞呈腺性分化,有明显的腺腔结构。尚可见少数双向分化的腺鳞癌。

按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可分为高、中及低分化腺癌。以上是对鼻咽癌的分型问题的解答。

4.体育理论知识试题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fayermoyan

一、基础题:1.判断题1.人情绪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Y(2分)2.社会健康指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也Y(2分)3.社会健康可以使你在交流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少生烦恼,心情舒畅。Y(2分)4.蛋白质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机体组织,满足人们每日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N(2分)5.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形成的。它与健康有关。Y(2分)6.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Y(2分)7.一个人的皮下脂肪超过正常标准15%-25%,那么他的死亡率会增加30%。Y(2分)8.速度是指快跑的能力。N(2分)9.力量是指提、举重量的能力。N(2分)10.神经肌肉协调性是反应一个人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与熟练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Y(2分)11.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Y(2分)12.人的肌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是生理功能健壮的表现。Y(2分)13.为了科学安全的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首先在锻炼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Y(2分)14.要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需要时间、努力和耐性。俗话说“贵在坚持”。Y(2分)15.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还可以减缓心理压力。Y(2分)16.如果你的锻炼目标为了增强耐力,你应该选择健身操和跑步等活动项目。N(2分)17.如果你的锻炼目标为了增强力量,你应该选择拳击、体操等

5.鼻咽癌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

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本病可能与遗传、病毒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1) 遗传因素:鼻咽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种族和家族聚集性。(2) 病毒因素:我国90%以上的人在年幼时都已感染过EB病毒,EB病毒的感染是十分普遍的。

(3) 环境因素:高发区居民嗜食当地的咸鱼、腌肉、腌菜,在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特高,并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及其多种化合物。其中的二亚硝基哌嗪(DNP)已被证实可诱发小鼠鼻咽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诱发率高达40%。

说明亚硝胺及其化合物与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的土壤、水、大米中镍含量高于其他地区,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

高镍含量饮食可能成为鼻咽癌发病的促进因素。研究证实,高镍可促进亚硝胺诱发实验动物鼻咽癌。

鼻咽癌的高发区居民也存在低硒现象。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