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
【简介】
常被称为玛丽·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贤祠。她还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
【生平】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玛妮雅·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erya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可、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雅·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人故事】
故事之一:简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故事之二: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故事之三:“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骑车、骑马。 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诺贝尔奖之后,由居里夫人培养成才的两对后辈也相继获得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2.居里夫人相关知识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3.居里夫人相关知识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
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
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4.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要最简单的
要最简单的,请看下文: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
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
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如果想了解得更多,请继续阅读: 居里夫人简介 生平经历 如果只看简历,很容易使人觉得玛丽亚·居里只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科学家。
她于1867年11月在波兰华沙出生。有一兄三姊,父母亲都是教师。
她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其后当了几年家庭教师,于1891年到法团巴黎大学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学教育,1894年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两张证书。
1895年,她与任教于巴黎市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的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结婚,1897年秋长女伊伦(Irène)出生。此前。
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学研究,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时,为了博士学位论文作准备,她开始在皮埃尔的实验室进行新课题,皮埃尔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他们的实验笔记从1897年12月6日开始,到1898年2月17日记录了第一次观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lonium) 为止。
经过几个月追踪和分析,他们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国科学院宣读的报告中提出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元素钋、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概念。钋的纯化和另一新元素镭的分离等现象的发现,对化学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则是物质本质研究的突破性发现。
1903年6月,居里夫人通过论文答辩,获颁物理科学博士。11月初 居里夫妇获颁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Humphrey Davy Medal);11月中旬更获悉与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们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
1905年他们得次女伊芙(Eve)。1906年皮埃尔去世。
1911年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她发现钋和镭。
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1935年她的长女伊伦和女婿的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在世时就知道了)。
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里夫人》,成为风靡全球的一本传记。 如果只以事业的成就来衡量。
人们不难认为居里夫人一生十分幸福。她创了两个记录:同一家庭中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最多,以及个人拿了两个诺贝尔奖。
但事业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套入「才能、努力和机遇」的公式,否则个人独特的个性和遭遇就会被淹没了。读苏珊·昆的新书,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她同样要面对许多常人会遇到的逆境,从中我们也能看见居里夫人的个性。
居里夫妇是怎样发现镭这种神秘物质的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
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
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
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
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
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
5.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
看看可以不?居里夫人资料人物姓名:居里夫人 (1867~1934) 人物国别:波兰 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
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
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
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
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
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
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可以吗?。
6.居里夫人有关资料
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
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
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亚· 居里。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发展了放射科学,到法国求学,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
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整整50年了,在当时是很贵重的。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
她一生创造,研究放射性现象,为她艰苦,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有志者事竟成。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
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结婚后,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
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一,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
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在居里先生去世后,直到24岁时,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
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9吨。
但是,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
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 三,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1906年。1897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
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在30名应试者中,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决心考博士,研究放射性现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也使教授们惊异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1903年12月。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 在实验研究中。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她决心加倍努力,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并把它取名为镭,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但是心中都有疑问。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 二,作用大不相同,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
医学研究发现。1902年年底。
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那些繁殖快的细胞。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从上小学开始。作为杰出科学家,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
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不应受到任何限制”。第二年。
仅1889年到1904年间。在这关键的时刻,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
15岁时,更使她充满幻想、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
7.居里夫人的基本资料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分别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娅,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终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正面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0
给我点积分啊!!
8.居里夫人的资料
居里夫人资料
人物姓名:居里夫人 (1867~1934)
人物国别:波兰
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