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古诗词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中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除第一句是物理变化外,后面的三句都是化学变化。
“千锤万凿出深山”这一句是说通过劳动人民的努力,千锤万凿把深山中的巨石砸成烧制石灰的石料。涉及的是化学知识中的物理变化,制石灰的石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₃),获取的过程只是石料的大小、形状发生了改变。
“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一句是说把制石灰的石料放在石灰窑中烧制生石灰的场景。涉及的是化学知识中的化学变化,此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₃=煅烧=CaO+CO₂↑
“粉身碎骨浑不怕” 这一句是说把块状的生石灰制成供人们使用的粉末状的熟石灰。涉及的化学知识是: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是:CaO+H₂O= Ca(OH)₂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一句是说人们使用了粉末状的熟石灰砌砖抹墙后,墙壁变得更坚硬,更洁白。涉及的化学知识是: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是:
Ca(OH)₂+ CO₂= CaCO₃↓+H₂O
2.古诗中的化学
千锤万凿出深山,——CaCO3分解
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
杜甫的【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集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无机质。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遇潮,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变成了红色液体
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该反应放热,使蜡烛融化。
3.中国古代古诗词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中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除第一句是物理变化外,后面的三句都是化学变化。 “千锤万凿出深山”这一句是说通过劳动人民的努力,千锤万凿把深山中的巨石砸成烧制石灰的石料。
涉及的是化学知识中的物理变化,制石灰的石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₃),获取的过程只是石料的大小、形状发生了改变。 “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一句是说把制石灰的石料放在石灰窑中烧制生石灰的场景。
涉及的是化学知识中的化学变化,此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₃=煅烧=CaO+CO₂↑ “粉身碎骨浑不怕” 这一句是说把块状的生石灰制成供人们使用的粉末状的熟石灰。涉及的化学知识是: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是:CaO+H₂O= Ca(OH)₂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一句是说人们使用了粉末状的熟石灰砌砖抹墙后,墙壁变得更坚硬,更洁白。
涉及的化学知识是: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是: Ca(OH)₂+ CO₂= CaCO₃↓+H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