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室的护理知识
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整理好器械桌,要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好器械纱布等,要掌握好各种器械的名称以及作用,术中反应能力要快,及时观察手术的进展程度,以配合好医生.术中切下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关闭手术切口前再次与巡回护士清点好所有东西. 巡回护士:仔细核对好病人,建立静脉通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摆体位,协助医生及洗手护士穿无菌衣,加强无菌意识,清点器械并记录,术中按医嘱给药或需输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中增加物品及时登记,按需供给,及时调节灯光,协助好医师.术毕,做好交班.。
2.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应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您好,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经阴道切除子宫,以往多用于子宫脱垂患者,随着妇科手术的不断提高,近年已经用于临床。
它主要适用于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小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与以往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伤口疼痛轻,不干扰腹腔脏器,可以减少腹腔感染机会,肠蠕动恢复快,术后进食快,无肠粘连,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
1。阴道准备术前3日,用1∶2000洗必泰棉球擦洗阴道,每日2次,擦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宫颈周围黏膜及润滑窥阴器,并耐心解释,减轻患者不适。
阴道准备要严格、充分,确保阴道清洁是预防逆行感染及伤口感染的关键,也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成功的保障。 2。
肠道准备术前3日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禁食水12h,术前晚及术晨要清洁灌肠,要掌握好灌肠液温度为40℃~43℃最为适宜和合理及浓度0。2%肥皂水500~1000ml,肛管应细,可采用14号管,插入深为7~10cm,可以少量多次灌肠,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以便手术视野暴露,有利于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中损伤肠道,污染手术视野,引起并发症,给患者增加痛苦。
3。术后1周内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积极治疗咳嗽、便秘、不宜久站、久坐、提重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1个月后复查,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若有下腹部、会阴疼痛、阴道流血及时就诊。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收缩会阴及肛提肌,锻炼盆底肌肉张力。 祝你早日康复望踩纳。
3.围术期护理知识讲座
围手术期护理 (一) 手术前期病人评估及护理 1.手术前期的护理重点 (1) 评估并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
(2) 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卫生指导。 (3) 帮助制定出院和生活形态改变的调适计划。
2.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 (1) 一般资料。 (2) 既往史及健康状况。
(3) 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4) 询问亲属对手术的看法是否支持、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5) 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 3.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pagebreak@ ⑴ 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的意义是减轻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减少病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术前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夸大手术的危险性;不理解麻醉的过程;不知道疼痛的程度;对预后悲观。
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未知’,增强 病人的控制感。进行术前教育,安排病人参加娱乐活动都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⑵ 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减少陪护。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介绍病区环境。
⑶ 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
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
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并备皮。备皮的范围需要大于预定的切口范围。
呼吸道准备:目的是改善通气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主要措施是戒烟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
如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应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
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
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赛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
④排便练习。 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
为适应手术,术后变化的练习。 ⑷ 手术晨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
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嘱患者排尿,决定是否置胃管和导尿。
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 @pagebreak@ 擦去指甲油,唇膏,眼影等。
准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将病历,X-线片,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记下家属姓名,联络方式。 4.手术前病人健康教育 对病人健康教育的技巧是: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言语进行交流;告 病人各种事项,动作的理由或原因;多种教育方法并用。
术前病人应掌握的术后基本活动方法有:深呼吸,有效咳痰,体位改变和肢体功能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 (二) 中期病人评估及护理 1.手术室的环境 手术室应邻近手术科室和相关科室。
手术室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适宜温度为20~24℃,湿度为50~60%。
2.手术中病人的护理 包括评估及文件记录,体位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观察。 (1)手术体位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有利于暴露手术野,方便术者操作;对呼吸、循环影响最小;不使肢体过度牵拉或压迫而受损;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应有托架支脱。
常用的手术体位:仰卧式、颈仰式、头低仰卧式、俯卧式、肾手术式和膀胱截石位。 (2) 手术野皮肤消毒:消毒用药液不可过多;从手术中心开始/,用力稳重均匀环行涂擦;消毒范围应超过手术切口所需面积。
(3) 手术过程中的观察: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病人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三)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及护理 1评估 @pagebreak@ (1) 麻醉恢复情况。
(2) 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 (3) 伤口及引流物情况。
(4) 情绪反应。 2.护理诊断 (1) 焦虑、恐惧:与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身体不适有关。
(2) 自我形象紊乱:与手术有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术后禁食、呕吐有关。
(4) 躯体移动障碍:与伤口疼痛、管道约束有关。 (5) 自理缺陷:与术后疼痛、虚弱、活动受限有关。
(6) 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机体负氮平衡有关。 (7) 腹胀、便秘:与术中操作、术后活动减少有关。
(8) 尿储留:与麻醉、排尿习惯改变,直肠、肛门手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9)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10)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麻醉和疼痛有关。 (11) 低效型呼吸形态:与疼痛、敷料包扎过紧有关。
(12)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13) 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有关。
@pagebreak@ (14)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等。 3.护理措施 主要是维持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预防术后并发症;实施出院计划。
(1) 术后病人的卧位:麻醉未清醒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