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练习22第一题怎样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考点: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同样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故错误;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故正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旋转是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故错误;D、平移和旋转不能混淆一体,故错误.故选B.这样的解释不具有说服力,尤其是选项B,C,我希望得到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A,D不说了,B选项,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我举个例子,一个圆,绕圆心(也就是旋转中心)旋转360度,旋转后的图形不是和原图形完全重合了吗?有2个质疑点,1,该圆在旋转的过程中位置的确发生了改变。2,该圆旋转后的结果,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我认为选项B的提问不确切。谁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选项B正确,让我心悦诚服呢?选项C,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三角形abc围绕三角形外一点(也就是旋转中心)旋转30度,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a1b1c1,那么三角形a1b1c1与原三角形之间不是存在距离吗?就是2个三角形对应顶点的连线的长度,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错呢?希望你的答案能让我心悦诚服。
2.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知识整理(写重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一、图形的变换⒈轴对称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⒉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⒊旋转的意义与性质.旋转就是物体围绕着某一个点或某条轴做圆周运动.图形旋转后,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旋转的方向(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的度数.二、因数与倍数⒈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均为不等于0的整数),那么a、b就叫做c的因数,c就叫做a、b的倍数.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⒊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⒋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的数同时是2、5、3的倍数.⒌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也叫素数).(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53、59、61、67、71、73、79、83、89、97)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⒍分解质因数的意义.⑴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⑵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⒎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或分为质数、合数、1)⒏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⒐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⑴两个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⑵两个只有公因数1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三、长方体和正方体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作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或=(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2+长*宽*2+宽*高*2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即:S(长方体)=2(ah+ab+bh)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正方体)=6a2⒌体积的含义、常用的体积单位及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和立方厘米(cm3).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升)=1000立方厘米(毫升)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长方体)=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正方体)=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⒎容积及容积单位.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而计量液体的体积则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⒈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⒉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 a÷b=a/b(b≠0)⒋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以及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一个自然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0除外)与指定分母的积作分子,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则化成整数;不能整除的,则化成带分数,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
3.五年级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数学日记
旋转和平移
二年(3)班 刘杨子
一天,我们开开心心的坐着爸爸的zd车去摘草莓.
一路上,我发现车子在做平移运动,轮子在做旋转运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旋转和平移
二年(3)班 薛一洲
今天内,妈妈打扫楼下的会客厅,要把沙发椅移走.我对妈妈说“妈妈,我帮您移.”我用力的把沙发椅往后平移,给妈妈打扫,妈妈夸我好孩子.
晚饭吃了以后,我到对面的院子里玩容,那里有很多健身器材.我站在旋转盘上转来转去觉得很好玩.
4.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知识整理(写重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一、图形的变换⒈轴对称的意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⒉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⒊旋转的意义与性质。
旋转就是物体围绕着某一个点或某条轴做圆周运动。图形旋转后,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旋转的方向(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的度数。二、因数与倍数⒈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如果a*b=c(a、b、c均为不等于0的整数),那么a、b就叫做c的因数,c就叫做a、b的倍数。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⒊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⒋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的数同时是2、5、3的倍数。
⒌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也叫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53、59、61、67、71、73、79、83、89、97)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⒍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⑴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⑵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⒎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或分为质数、合数、1)⒏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⒐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⑴两个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⑵两个只有公因数1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可以看作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或=(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2+长*宽*2+宽*高*2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即:S(长方体)=2(ah+ab+bh)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正方体)=6a2⒌体积的含义、常用的体积单位及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和立方厘米(cm3)。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升)=1000立方厘米(毫升)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长方体)=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正方体)=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⒎容积及容积单位。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而计量液体的体积则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⒈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⒉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 a÷b=a/b(b≠0)⒋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以及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一个自然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大于1)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0除外)与指定分母的积作分子,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则化成整数;不能整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