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诗歌基本知识有那些
何谓诗歌?特点有哪些?
简要定义「诗歌」: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在创作诗歌中,要热爱、熟悉生活,培养对日常生活细节、生活现象的敏锐感受;并借用「形象语言」表现感情、思想,在各种「形式」中表现各种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达成“温柔敦厚”、“喻蕴深远”的美学韵文艺术。——–参考
诗歌主要内涵: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
强烈的抒情性:诗歌里有浓浓的情感总能让人喜欢,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西楼不多谈。想说的是,有些主张理性书写的诗人喜欢抽离情感的部分,突显「理性思考」,不少人以为这不合于抒情性。其实情感同样有小我与大我之分,诗词里如果蕴含了「大我之思」、「小我之爱」,无论字句是多幺冰冷坚硬,诗的背后同样指涉着浓浓的个人、亲情、民族、家国等等情感,所以「强烈的抒情性」不减。
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文字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靠想象力只是白纸黑字没有任何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想象力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字句写出来,我们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漫无边际的发挥最大的想象,而其中很可能有一种你想到的东西,正好符合作者想说的事物。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多数在于定向的想象,也就是口语所说的朝著作者可能指涉的方向去想象。
西楼顺便提出哪些想象力可以让我们来运用或思考:
虚构的:特别去营造出来的,定向(最常用)
幻想:特别去营造出来的,不着边际(常用)
催眠状态的想象:虚幻不存在的状态(说多了就变成吹牛!)
回忆的想象:回忆过去并且加入自己的希望。
作梦:梦中的状态,时间空间都可以作不同拼贴重迭。
影像暂留(或说成残留影像):物理现象;如一种挥之不去印象、感觉。
高度的概括性: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纪录成高浓缩的语句,诗歌可以省去很多细节的描述,所以那些省去的部分必须要靠形象事物的语句与想象力来连接完成。所以,概括性绝对必要。李华基教授举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其中的概括性就很明显了。
朱门,概括着权贵、富豪、高层、强权、奸商、暴力—–等等——-
酒肉臭,概括着奢侈、浪费、糜烂、可恶、贪婪、扰民、欺压—-等等——–
路,概括着前途、道路、乡野、农村、贫穷、低阶层—-等等——-
冻死骨,概括着现实痛苦现象、不合理、无奈、不得以、凄凉—-等等——-
凝炼的语言:提出三项方法精炼、形象语句、善用名词动词。(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自行体会吧!)
精炼,简单的说,精炼就是用最少最简短的语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形象语句就是善用人们感官知觉(眼、耳、口、鼻、心、触觉、感觉—等)可以直接体会的文字,而不是抽象的字眼或叙述语句。
善用名词、动词;减少使用形容词(尤其非常抽象的形容词,)
我们要求评论员常挂在嘴边,因为有太多的诗友们诗句相当不精炼(有人写作精练)。诗的语句与一般叙述句,不同的最大分别就是精炼、形象,而精炼必须靠经验与用心才能做好。在此西楼指的凝炼就是精炼语句与善用形象语句的意思。
整理编辑:独上西楼
2.关于现代诗的知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吴利梅
[标签:标题]
篇一:现代诗常识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中国代表人物
徐志摩、闻一多、艾青、茅盾等
外国代表人物
普希金、歌德、雪莱、泰戈尔
现代诗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分类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爱国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篇二:诗歌常识
诗歌常识
1.对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初步鉴赏。
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进行评价。
如何鉴赏诗歌。
了解诗歌特点、分类,鉴赏诗歌。
自己出题
导入:
诗歌起源于劳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言志”。
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诗人像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像群芳斗艳,诗作更是浩如烟海。
读诗固然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另外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美好的情操。
中国历来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要有这么一个认识,想象力的翅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及的。
3.语文现代诗歌知识及鉴赏方法
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又是高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的教学实践,我摸索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 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
现代诗歌鉴赏中,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 汉 (台湾 非 马)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 (1997年2月5日). 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摆的神态。 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麻醉20年,难以自拔。
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思念“母亲”,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母亲”则指祖国,“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
全诗篇幅短小,内丰涵富,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一的感情。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
所以B是不恰当的一项。 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
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 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型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影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又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情感。
形象所蕴涵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项,其中C、D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人手,细作分辨。
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的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
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不恰当了。 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
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例如: 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肚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采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了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沉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作者决不会是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
作者自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
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直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
可见答案应为D。
4.有关现代诗的知识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扩展资料:
现代诗的主要分类:
1、自由诗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
自由诗并非什么现代发明,但它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成了对19世纪诗歌固定形式的反叛。
自由诗没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诗相比,可能是最难写好。艾略特(T·S·Eliot)1917年在《对自由诗的看法》中指出,“对于要好好干一件事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诗是自由的”。
2、叙事诗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3、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仅供参考的《忆锦兰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现代诗
5.关于现代诗的知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吴利梅[标签:标题]篇一:现代诗常识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中国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艾青、茅盾等外国代表人物普希金、歌德、雪莱、泰戈尔现代诗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分类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爱国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篇二:诗歌常识诗歌常识1.对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初步鉴赏。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进行评价。
如何鉴赏诗歌。了解诗歌特点、分类,鉴赏诗歌。
自己出题导入:诗歌起源于劳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言志”。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诗人像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像群芳斗艳,诗作更是浩如烟海。读诗固然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另外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美好的情操。
中国历来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
要有这么一个认识,想象力的翅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及的。
6.现代诗歌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5、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扩展资料: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分类如下: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按长短分:微诗、小诗、短诗、长诗
参考资料:
人民网-诗歌鉴赏如何有效复习?
百度百科-现代诗